041 瘋狂的區別(1 / 2)

內閣之下轄製六部,這是何等瘋狂的決定!

是的,就是瘋狂,在一眾文武將臣的心中除了瘋狂,就再也沒有了別的想法。雖然上古三世的時候,君王出征之前,會對宰相道:“君國之重,盡托汝手。”

意思就是,這個國家我交給你了!

但是,一件事卻是需要注明的。那是上古三世,那是上古三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是上古三世!儒門弟子試圖盡力恢複的上古三世的聖王之治。

可是,現在已經不是了!

上古三世之時,貴族觀念剛剛形成,所謂“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但是如今的時候,貴族的製度早已崩潰,貴族的精神也盡數消亡。將這半個江山交付丞相手中,哪個敢呀?

就如老子道德經所言,“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本朝自太祖立國以來,便是以孝義治天下。不似大虞朝的忠義治國,也不同於杜周禮儀治國,更不同於大靈的忠孝治國,而是孝義治天下!

至於為何說是以孝義治天下呢?那是因為老殷家能夠拿出來說事的,也就隻有孝義兩個字了!

忠義仁孝,古人首推的四個字便是如此。別的不說,先來說忠,太祖皇帝殷則身居大將軍一職,受皇恩之重,自是無可置疑。但是燕世宗死後還沒有兩年,他老殷家就奪了人家的天下,這吃相比曹操都難看,自然說不上什麼忠了!

畢竟,曹操都還說過,“天命所歸,吾為周文王矣!”意思就是,篡位登基一類的事,留給子孫後代做就行了,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好大漢的最後一個臣子罷了!

要知道,曹操雖然是號稱一世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其本身的才華卻是沒得說的!更不要說北方的曹魏全部都是曹操打下來的了,便是曹操要登基為帝,也是惹不出多大的亂子。

跟殷則比起來,曹操的忠心要比他高得多了!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殷則的所謂基業是奪自他那位所謂的義兄的,不似曹操是一點點的打下來的。這麼一來,殷則本身的德行有虧,強行提“忠”這個概念,除了自取其辱,李信也想不到別的想法。

其次就是“仁”,作為儒門子弟畢生追求的目標所在,“仁”這個字在著中原漢人的眼中所代表的意義卻是極為不同。

且不論別的,就殷則在燕世宗死了之後,不打算按照當初的話做也就算了,還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的。這個性質那麼惡劣的實際,怎麼說也算不上是仁吧!

所以,關於這一點,殷則也是應該很清楚,所以說他識趣的沒有再提!否則的話,不需要別人開口,他手下的那幫文臣也不會饒了他,光是唾沫星子就能夠把他淹死。

一個忠,一個仁,兩個都不能拿出來說事的時候,殷則能夠翻得自然也就隻有孝義這兩個老黃曆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大趙的太祖皇帝連義應該也是稱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