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氣蔥蔥,非人臣也!”
此一言最早出自魏文帝曹丕,在曹丕還是宰相公子的時候,便有方士道:“觀其氣鬱鬱蒼蒼,恐非人臣之相。”後來的事就很清楚了,曹丕成了曹操繼承人後不久,就逼獻帝退位,建立魏國。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舉動,才開啟了三國分立的時代。
那一句方士的批語,沒有人知道出於何處,隻是就這麼一直流傳了下來。似這一類的東西,其實也很多,尤其是在看曆朝的國史的時候。如範增當年勸項羽殺劉邦的時候,就用過此類的招數。記得當時的話語是,“吾令望氣之士望之,其氣五彩,皆成龍虎,此天子氣也!”
隻是可惜的是,劉邦命不該絕,本來是生殺果斷的項羽偏偏在那一刻優柔寡斷了。讓劉邦逃了出去,也逃出來了一個四百年的大漢江山。
此後,曆朝的太祖開國之時,全部都是有此類的氣象,或是赤光繞室,或是大日投懷,簡直就沒有別的東西了!牛氣一點的更是出生的時候,便是紫光盈室,體有金光,額呈八角,左手曰文,右手曰武,蹈空而立。
不過,似這等的記載往往都是亂世之時的短命王國,按照道門的記載像這等氣象簡直大到沒邊的君王,其實都是大神轉世之時出了岔子,一身精氣外泄所致。像紫光盈室,體有金光,恐怕是轉世的福利基本上全部都丟了幹淨。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真有這樣的人的話,朝廷多半就是一刀殺了幹淨,也省得禍亂他們家的天下。然而,遺憾的是,這樣的記載根本就是沒有!
他們尚未發跡的時候,往往難以發現,等到發現的時候,這些人也基本上是擁軍民百萬。可是,到了這等時候,你即便是發現了又有什麼用呢?這完全就是一個悖論!
與大趙朝廷而言,有這等氣象的人最好就是趁早的殺掉。可是,話又說回來,大趙朝廷就算是想動李元謙,也是根本沒法動。李元謙是定難軍節度使,統掌五州軍政,一手文修,一手武備,堪稱未稱王而王其土。
前朝的節度使製度就是如此,節度使即掌文事,又掌武事,頊顓殺,假黃越。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節度使與皇帝還有什麼區別?隻怕是已經沒有區別了吧!
固然,本朝太祖開國之後,就是一直著手於消滅節度使的權力。收天下強軍於京畿,裁老弱於地方,將一幹權柄從節度使的手裏又奪了回來。可是,總有一些不能夠動的。
比如,這裏的定難軍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府儀同三司,夏國公李元謙。雖然李元謙隻是一個節度使,在大趙的一應武官爵中隻算得上是中上。但是,大趙朝廷對於他卻是顧忌甚深。
原因隻有一點,他是一個軍閥,而不是一個將領。盡管說李元謙如今仍舊是奉著大趙為正朔,表麵上是領著大趙的一幹體係,但是在實際上,定難軍之中卻是有著另外一套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