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潼關(1 / 2)

順著廣通渠而下,便是直抵潼關。隻不過,李信這次卻是乘坐的船隻而去。順流而下,不消兩天,就是已經到了潼關地界。

隻不過,順流而下快則快矣,就是這個味道有些個難受的很。原因很簡單,李信手下的軍兵大都不善於坐船。所謂南船北馬,固然是有些個偏頗,卻也是道出了其中的事情。

北人對於船隻什麼的,委實是不太擅長。最起碼剛開始的時候,他那五千士卒是吐得昏天黑地。他們很多人這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還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名叫坐船。

不過,對於這個李信倒是沒有什麼表達。吐就吐吧,反正吐著吐著就習慣了。當初他坐船的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每個人都有那麼一步,撐過去也就好了。所以,再吐了兩天之後,一眾的羽林軍將士倒也是承受了下來。

畢竟,按羽林軍副都指揮使秦朗的話來說,他們是羽林軍,也就是天子親軍。以後要打仗的時候多著呢,現在就跟個軟腳蝦似得,以後還怎麼征戰天下。當然,如果秦朗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滿臉嚴肅,而不是吐得撕心裂肺的話,可能,也許,大概說服力會更大一些。

不過秦朗既然說出來了,一眾的手下軍將自然也就是順服的聽著。畢竟,老大都這麼說了,他們又能怎麼樣呢?

乖乖的忍著吧!

……

隻是在秦朗整日暈船的時候,餘玠倒是半點個事都沒有,整日就在他眼前晃蕩,顯示自己在水上要比秦朗強得多。這可把手腳酸軟的秦朗氣的夠嗆,整日裏就是與餘玠鬥嘴,說著自己往日如何如何。

不過,在李信看來,這卻是他心虛的一種表現。隻不過,李信也懶得理他們,秦朗整日吐得昏天黑地,船上的士卒也是有一半失去戰力。所以,這維持船隻秩序以及防護的任務就落在了李信頭上。

所以,李信根本沒有去搭理他們的心思。

武監之中最傑出的三個人之中,他們的關係是相當為妙的。盡管說他們平日裏的關係不怎麼樣,但是卻也遠不到哪裏去。所以,他們關係倒也算是和諧。

兩日的旅程轉瞬即逝,隻不過這是對於李信來說的,對於相當一部分的士卒在下了船之後的第一刻,就是跪在擁抱著大地。他們東來都沒有感覺到,往日的大地竟然是如此的可親,如此的令人安心。

在兩日間,羽林軍的船隊並沒有遇見什麼大的敵人,甚至說根本沒有遇到敵人。大趙雖然說設有水師,但是那都是在東南沿海一帶,這關中之地是一點個都沒有。縱然是碰見了什麼商隊,也都是嚇得驚慌失措,甚至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信的大軍早就走的沒影了。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副相當怪異的場景,那就是李信領軍在敵國之中,如履平地,這簡直就是可笑!不過也有可能是大興發來的訊報太過驚人,令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直接就龜縮城中,閉守不出。

你還別說,這還真是一個辦法,如果李信真的打算攻打他們的話。最起碼,李信是沒有辦法在極短的時間裏打破防禦,占領城池。隻不過話又說了回來,李信甘冒奇險來到這裏,可不是為了一座兩座的小城的,他可是為了竊國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