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東門大開,兩千餘騎騎兵從著東門奔湧而出。
與下午來時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動靜極小。畢竟,戰馬的馬蹄子上已經讓士卒用布裹了。有了這一層的隔音,動靜自然也就是小了。
韓拓騎著一匹高大的戰馬,神色之中帶著幾許的冰冷。他是蕃人,真正的蕃人,才加入大夏軍的時候為了讓自己和別人一樣,於是他便將自己的名字噶哭該為了韓拓。憑借著自幼練就的一身好騎術,韓拓很快就在定遠軍之中嶄露頭角,如今更是成為了騎軍之中的一個隊正,得了一個低階的勳爵。對於這一個重新賜予他武勇與生命的主君,他奉獻上了自己所有的忠誠。
……
與一貫是少馬的大趙不同,對於戰馬大夏是著實不缺,他們缺的是能夠將這些戰馬裝備起來的精銳騎兵。隻是令人遺憾的是,以著大趙如今的財力,也隻能勉強供養起兩萬人的騎兵。所以說,在給士卒的戰馬配備上,大夏可以完爆大趙兩條街。
騎兵都的騎兵標準配備是一人兩騎,但是在如今的定遠軍中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如重甲軍之類消耗馬力比較大的騎兵更是達到了令人無語的一人三馬。這麼赤裸裸的差距,隻有一人一馬配備的大趙騎兵已經哭暈在廁所。
好了,言歸正傳,一人兩馬的標準配備其實是為了最大幅度的保持人力和馬力的節省。不至於讓戰馬的狀態下降到一個難以接受的地步,而這樣有了輪換之後,即使馬力有消耗,也可以保持在合格線以上。所以,即使他們一路長途奔襲而來,體力的消耗也不是太嚴重,最起碼,再打一場仗還是可以支撐的!
趙炯坐在一個火堆旁,靜靜的看著剛剛紮下的大營。按照樣本紮的營盤顯得規整無比,無論是從分布上還是布局上都很有著禁軍的風采。隻可惜,如果營盤外麵還有柵欄的話,應該會更好一點。不,不是沒有,準確的說,柵欄被士卒拆了一部分用來當做取火的柴薪了。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口子,就像是咧開了大嘴的惡鬼一樣,醜陋無比。
軍營裏,各處歪的都是禁軍將士,天色已經很晚了,最起碼都已經接近了子時。趙炯趙文虎趙大將軍,在一心立功的情況下驅使著麾下的士卒一路狂推,在不到四個時辰的時間裏走了足足六十裏地,驚人無比。
不過,仔細想想,這樣的速度其實倒也正常。畢竟,在無有糧草輜重的情況下,他隻是帶著一萬人走過來,而不是帶著一萬大軍。隻是一萬人的話,有這麼的速度其實也就是正常了。畢竟,在丟棄了糧草輜重之後,捧日廂的禁軍若是再也沒有速度的提升,他們幹脆就別做禁軍了。
……
距離趙軍行營不遠處的一個山坳裏,胡宇眉頭微皺看著已經紮營的大軍,神色之中露出了幾分的渴望。如果有一支騎兵的話,隻要輕輕的一衝,就足以令他們全部坐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