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以兵種論而言,捧日廂的一幹兵卒對於輕騎兵其實是存在很大的克製的,尤其是其中的重甲步兵更是如此。
作為大趙禁軍之中排行上三位的禁軍,捧日廂的裝備在整個大趙都是沒得說的。大趙軍器監生產出來的武器首先供應的便是京營的禁軍和河北的鎮軍,至於其他各路的兵甲運輸,先往後推推,反正又不急!
基於這等思潮的作用下,捧日廂的裝備其實相當的好。遠的不提,就拿製刀一項來說,雖然說李信一直都在鼓勵少府提高刀劍的製作質量,但是成都府外的少府跟大趙軍器監兵器的質量而言,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盡管少府一直都在奮起直追,但是與大趙軍器監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不小!
以刀而言,整個大夏如今的軍刀種類也隻有橫刀,陌刀,環首刀三種。橫刀用於平時接戰,陌刀用於應對騎兵,而環首刀則是騎兵使用的軍刀。盡管因為煉鋼的硬傷導致大夏戰刀的基礎不如大趙,但是因著監管嚴格,所以打造出來的刀劍倒也可以與大趙爭一日之短長!
扯得有些遠了,捧日廂的禁軍裝備有多好呢?直接說或許會有些人不明白,但是舉上一個例子基本也就可以明白了。青唐瘊子甲,作為甲衣之中堪稱是霸主的存在,其珍貴程度絲毫不亞於西漢時的一匹汗血寶馬。而這種盔甲,在捧日廂裏卻是有這足足一千副之多。要知道,這種青唐甲可是重甲來著。即便是弩箭射中,也可以把箭矢削掉一層鋒刃。
隻要一個壯漢穿上這一件盔甲,在拿上一把陌刀,完全可以在戰陣上橫衝直撞。即便是箭矢射下去,最多也就是也就是一點火花,至於傷害什麼的,也就不要提了。穿上青唐瘊子甲之後,就是一隻刺蝟。有趙一朝的步人甲中,便是以著青唐甲為尊。而這樣的青唐甲,捧日廂的禁軍就有著一千副之多。臨到戰陣之時,隻需挑選軍中強壯士卒穿上青唐甲然後排成戰陣。除了重騎以外,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對他產生傷害。
隻不過,似這等重甲,一貫是身嬌肉貴的捧日廂大爺們怎麼肯穿這等的重甲。更不要說,如今的天氣還是如此的死熱。穿上那一身盔甲,莫要說走路了,就算是坐著不動也會如同身處蒸籠之中一般。所以嗎,青唐甲自打發下去之後,就一直呆在了府庫之中,也就隻有在皇帝校閱京營禁軍的時候才有著被穿出去的機會。
若非是如今皇帝下令京營禁軍出征,這青唐瘊子甲怕是隻能鏽殺在府庫之中了。也不知,若是寶甲有靈的話,會是一副什麼樣的表情。想來,應該是哭泣的成分居多吧!
閑言少敘,兩千騎兵如同餓狼一般衝入了捧日廂的軍營,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就殺了一個來回。火光四起,殺聲盈溢,在一幹騎兵的有心推動下,混亂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在這個萬人的軍營中迅速的擴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