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輕輕點頭,卻是緩緩道:“涼州之地,自大漢以來便為我漢家故土,前朝之時中央失局,先是後族亂政,而後又是節度使擁兵自重,兼有民亂四起,偽陳黃皓攜末帝東遷洛陽,涼州之地卻是盡數歸複了那些橫山蕃羌之流。及至東趙太祖開國,眾多的蕃羌野族畏懼兵威卻是遣使向趙帝稱臣。”
“自此名義上算是臣服在了大趙的兵威之下,但是在涼州之中卻還是有著諸多蕃屬林立。每個蕃部之中,部族酋首仿若君王,對治下之民生殺予奪。而且,在定難軍的那個節度使去了涼州之後,統治涼州的蕃部之主固朗讚便與其結成了同盟,據說是為了抵抗我大夏的兵威。“
傅青主把話說完,靜靜的看著已經陷入沉思之中的李信,不發一言。雖然說他不曾正麵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卻將攻打涼州的弊病說了一遍,他相信李信會做出正確的決斷。
李信揉了揉下巴,眼眸之中略過了一絲疑惑,”定難軍的節度使?很熟悉的名字,不過是誰來著?“半晌,李信才記起了當初直接被自己斬殺的那個周昌,神色之中掠過了一絲恍然。
原來是李元謙!當初給他提供關中地圖,意圖與他共分秦川的那個。當然,這裏麵拿他當槍使的可能性會更加多一點。如果要是不問出身的話,倒也勉強稱得上一聲英豪的稱呼。對於當初龜縮西川的李信而言,算是一個相當的對手。
隻不過,這個曾經被他當作大敵的那個人,如今已經被他丟在了腦後。畢竟,在他攻下長安之後,李元謙對他的威脅就已經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他也是自然而然將這個人給忘記了。隻是,現在居然還不消停,在涼州開始鬧騰作妖。不過這倒是沒有什麼,似是李元謙那種野心勃勃之人若是安靜下來,才是一件十足的怪事。
隻是若是按照傅青主的說法,這涼州暫時卻也是不能動了。就手拿起了一張奏疏,李信漫無目的的翻著,禦書房之中,也是一陣沉默。
………
良久,李信將手中的奏疏放下,將眼神投向傅青主,問道:“河湟至關中的官道修繕的如何?“傅青主略一沉吟,方才開口:”河湟一地的官道修繕並不是問題,主幹部分距離竣工也就隻需數月的時間。各地的驛站也已經建設完成,此外,河湟一地的蒙學也已經開課。有著地方官府的催促,自然便會有相當的孩童入學。“
李信點點頭,對於這個還算滿意,接著又問道:”實邊情況如何?“
所謂實邊,全名移民實邊。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將一部分居住在別的地方的民眾遷移到靠近邊疆的地方,以填補漢民的不足。不過,話又說回來,居住在富貴地界的百姓,哪裏又肯去那等荒蠻偏僻的地方。所以,移民實邊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帶著赤裸裸的血腥。
聽聞李信提及實邊,傅青主臉上露出了幾分難色,半晌才開口道:”回稟陛下,漢家百姓故土難離,雖然有實邊者賜田三十畝的好處,但是應征的卻也是沒有幾個。所以,臣想向陛下討一道令旨,將關中蜀中等地斬刑以下的刑徒發放河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