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詭秘定難(1 / 3)

作為定難軍節度使的鐵盤封地,銀靈五州在李氏一族百多年的治理之後,早已經成了實打實的國中之國。無論是大趙還是定難軍所部,已經沒有人再把這一塊土地當做是大夏的藩屬了。雖然說老國公在的時候,定難軍與著大趙還保持著相當不錯的關係,但是自打新任國公即位之後,定難軍與著大招的牽扯,就這麼一點一點的冷了下來。

到了如今的時候,兩方的關係雖然談不上徹底破裂,但是勉強也是一句同床異夢。最起碼的一點就是,近些年的時候在靠近定難軍周邊的地方多出了一些寨堡。戍守的邊軍也從往日的懶散模樣換了個遍,盡管表麵上看依舊是與當初沒有多少區別,但從細致處卻仍舊是可以看出其中的不同所在。

比如,那些癡肥的將領們都不見了影子,換成的將領多數都是在北疆戰場上立過功勳的存在。一個個雖不能說是什麼名將大將,但是對於風險的應對卻也是一頂一的存在。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定難軍周邊就會化作一處血肉沙場。

隻是,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一句話,天有不測風雲!

李元謙誌得意滿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想過李信會在數月之內兵進關中,占據了這古秦國之地。並且以著極為驚人的速度占領了潼關,將十萬趙軍盡數阻擋在了潼關之外。而後更是有大將在潼關連番血戰,最後趁著趙軍的敗事而起,徹底的成為了西方之主。這一點殷禎沒有想到,韓玄沒有想到,孟珙也沒有想到。

天子賜國書,天子賜金印,而後又封李信為夏王。這一連串的恩寵若是在不知情的眼中,或許還可能會有一些別的看法。但是在這麼一幫知情者麵前,這些東西加諸在一起,也不過就是最後的那一張遮羞布罷了。遮著身上最後的一點地方沒有被扒光,卻不知道已然全無一物的身體,在除去這一塊遮羞布之後,與現在這幅模樣已經沒了多少的差異。

比如說李信雖然是臣子,但是你見過哪個君王給他送禮的臣子。所有的人都知道,這隻是一個小小的表象而已。所謂的稱臣,不過是大夏為了給趙國皇帝一個麵子而留下的幌子罷了。你得名,我得利,這便是李信開出的條件。

對此,殷禎隻能是萬般憤怒之後,最後無可奈何的接下這一個協議。畢竟,雖然裏子沒了,但是好歹還是有一個麵子呢!而且,與大夏開戰完全不符合大趙的利益,或者說不完全符合皇帝的利益。若是與著大夏死掐的話,最後得利的人隻會是北麵的那一頭蒼狼。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外如是!

確實,大趙有著能力擊敗李信,首先李信立足未穩,其次李信持久力不夠,隻要舍下心來打,贏麵幾乎要占七成。但是,另一件事發生了,贏了之後呢?殷禎可不會相信北魏的那些王公貴族都是什麼好寶寶,會跟你講究一下什麼仁義之類的東西。他們喜歡的隻有赤裸裸,血淋淋的利益。

在擊敗了李信之後,大趙需要麵對就是成千上萬從北疆而來的精銳騎兵了。殷禎不認為這個時候的大趙可以擊敗讓太祖太宗兩人皇帝吃過大虧的北魏,當初的那一仗能夠贏,完全就是因為蕭得裏特放水了。如今殷禎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之後,也已經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奧妙所在。比如當年的那一仗是怎麼贏得,又比如兩個主將的默契。

這些東西他不想去了解,因為對於他而言,這些東西終究是有一些不舒服。可是,不舒服歸不舒服,他卻不覺得自己還會再遇上一次好機會。當初的時候蕭得裏特麾下實力不穩,前來攻打大趙就是打定了要清洗手中將領的主意。後來的時候,蕭得裏特的種種表現無疑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對,運氣什麼的,終究還是會用完的。殷禎可不會認為,自己還養著這麼好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