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桀驁?幾時化煙消(1 / 3)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一句話,作為鄉間俚語可謂是人盡皆知。但是,卻很少有人將它放到更大的層麵上。盡管,那樣做也是非常的合適。在大夏開皇二年到開皇三年的時間裏,莫名的,東方大陸的三個國家一同陷入了詭秘的氣氛之中。

換一句簡單的話來說,他們陷入了僵局,亦或者是瓶頸。他們隻有從這個瓶頸裏鑽出來,才可以獲得再一次的發展或後退,而在這之前,他們卻將陷入這個極為尷尬的環境之中,根本難以脫身。

在北魏之中,蕭得裏特將死未死,昔日權臣的虎威雖然趨於淡漠,但是卻仍舊籠罩著北魏的都城。一眾心懷不軌者盡力的磨礪著自己的獠牙,但是卻終究還是沒有對蕭得裏特以獠牙相向的勇氣。

須知道,這裝死的把戲看上去的好像是不怎麼樣,但是蕭得裏特以前卻是玩過不止一次。雖然說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是卻再也沒有一個人相信他放出的死訊。畢竟,這老賊坑人也不止坑了一次了!貴族們不傻,他們都不想讓自己的腦袋做了蕭得裏特隨葬的物品。所以,臨潢府中盡管暗流洶湧,但是明麵上卻是風平浪靜。甚至,連往日縱馬射獵的紈絝子都少了很多。

大趙則更是不要說了,死了一個頂梁柱一般的人物,韓玄。盡管說韓玄早已罷相,但是無論是誰都知道,這位即使罷相,那也是一位隱相,隻要人家願意,隨時都可以官複原職,入主兩府。但是,頂梁柱斷了!

與韓玄的病逝一同帶來的是各處的動蕩與不安,畢竟,崇寧年初的那一戰早就讓大趙的百姓記住了那個姓韓的宰相。甚至,在民間有人將韓玄與桓琦二人比喻成諸天星相的文曲武曲,就是為了匡扶大趙江山才下的天庭。如今,韓玄一去,可想而知對朝廷的動蕩。

當然,在東京城裏最鬱悶的還不是皇帝。因為殷禎是心痛,對於大臣死去的心痛,他是在悲切自己又失去了一位堪稱是左右手的輔弼之臣。雖然鬱悶和心痛都不是正麵的詞彙,但是其中的含義卻也是不同。要說最鬱悶的人,在東京之中莫過於丁文會。這位陶國公一生隱忍,直到老年之時才得了際遇,將主政的韓玄趕出了京畿,自己做了如今朝廷的宰相。

隻是,他當年將韓玄趕出京畿的時候,怎麼也沒有想到,韓玄居然就這麼死了。沒有一點征召,沒有一點訊息,就像一個無名之輩,突然就死了!這一下子下來,且不說別的,他自己卻是真的坐蠟了!俗話說,黃泥巴掉了褲襠裏,他即便不是屎,到最後也就成了屎。韓玄若是不死,後來之人最多也就說一下不擇手段,但是韓玄一死,他就真的成了逼死賢相的佞臣了!

盡管說,他知道自己沒幹。但是,這也得有人信呀!當初的時候為了試探底線,他曾經派遣藥殺了孟珙,隨後韓玄就跟著死了。說不是他下的手,這汴梁城中的人誰信呀?!

既然沒人信,那麼民間自然也就是傳開了,什麼樣的消息都有。最突出的就是一個,最近瓦子裏的說書先生,都說起了諸葛亮北伐,而後黃皓從中作梗,乃至最後漢家三興之勢徹底絕滅的故事。故事裏麵的隱喻,哪個人都清楚。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句,陶國公府的名字,如今在汴梁城裏算是徹底的臭了大街。

有多臭呢?其實也沒有多臭,說到底也不至於人人喊打。就是陶國公府的傭人出門采買東西的時候,不能說出來自己的身份。若是說出來了,甭管你說的再好聽,給的錢再多,人家就是一句話,東西已經被人預備好了,沒貨!除開這一點以外,原本往陶國公府裏送柴的樵夫也不幹了,最後一日,更是直接將一擔柴放在了門口,說了一句,“近些年受陶公恩典,隻是小人還有家小要養,小人以後就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