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總有一個名叫綜合國力的的詞語在社會輿論中甚囂塵上。
而其中又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硬實力,還有意識形態和文化底蘊等軟實力。
對於一個有著數千年曆史的民族而言,濃重的曆史底蘊早就隨著時代的變遷深深的注入了這個民族的骨髓之中。
這是毋庸置疑,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上,另一個時空之中,漢家兒郎也是在經曆了數次堪稱覆滅的浩劫之後,這些東西才被逐漸棄絕。但是,即使是如此,這些東西依舊是頑固的存在著,因為這是已經刻入民族記憶中的東西。無法被抹去,也不能被抹去。
漢族,作為世界上同化力最強的一個種族,一直都是以著博大而著稱於世。而在曆史驗明的事實中,也確實是如此。無論是那一個種類入主中原,那麼等待他們的結果就隻有一個,不是漢族同化,就是被漢族毀滅。隻是,兩者的區別並不大便是了。最起碼,就結果而言是這樣的。同化也好,毀滅也罷,這個煊赫種族已然無法改變從曆史舞台上消失的命運。
這就是軟實力的作用,隻要活在這一個環境之中,無論你願意還是不願意,漢族的文化就會堅定的將你同化,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而在曆代中原王朝的曆史上,軟實力這三個字卻是一直都沒有起到作用。誠然,有著不少胡族因著仰慕漢家文化而願意歸附中原王朝,但是這個過程卻是委實被動了一些。
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在一個國家或民族擴張的過程之中,這四種東西乃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軍事乃是用於自保,文化乃是用於侵略,基尼乃是用於控製其人命脈,政治則是調控這一切的進行。這麼說或許有人會不明白,但是後世之中常有的一句話叫做文化輸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文化輸出就是一種文化侵略。
須知道,現世之中在這一片東方大陸,中原王朝的繁華與昌盛是毋庸置疑也是無與倫比的。隻要他能夠興起,迎接他的必定是海晏河清四海賓服的堂皇盛世。在東方文化之林中,漢家文化亦或者說諸夏文化已然成為了天宇東方的中心乃至世界的中心所在。這一點,直到西方文化開始興起之後,才開始一一改變。
中原王朝的文化底蘊深厚,那麼究竟是有多深厚呢?或許有些人沒有什麼了解,但是這一點在漢人日常的生活中,卻是已然表現了出來。衣食住行,哪怕隻是喝水,也能看到諸夏文明的底蘊所在。在一個底蘊不夠的國家,喝水什麼的自然也就是喝水了。但是在一個底蘊深厚的國度,哪怕是喝水也能夠玩出花樣來。
雖然說李信對於這種繁瑣的東西並沒有多少的興趣,但是這卻不妨礙他把這種東西當做武器來使用。將自己的理念推銷出去,從而營造出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文化圈,然後逐步達到對外擴張的訴求。
這一點,在李信之前的諸多漢人王朝也在做,但是做出來的結果卻是往往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