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道,
曲仁濟站在城樓上,眼瞅著下方的夏軍士卒,滿眼堆滿的都是無奈。
也確實是無奈!
自打夏軍圍城之後,曲仁濟也曾經下派士卒前去攻打,但是這結果嗎?可就是真的有些不如人意了,兩千餘胡部騎兵下去,其中還有五百披重甲的重奇,可是誰曾想下去之後就被夏軍的火器打傷了不少。轟隆隆的炸藥聲更是將諸多騎士的戰馬驚得不行,而後便是重騎兵的突擊,最後便是兩千精銳的胡部戰士被死死的堵在了西京城外,就像耗子一樣,被城外的漢人活生生的圍死。
這一幕,無疑是讓整個西京的人感到了驚怖!
天可憐見,南人什麼時候是以著騎戰爭鋒的了?看著城外被消滅的兩千餘胡部戰士,城中的胡人貴族們不禁是陷入了沉思。
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覺得城外的漢人不足一提,甚至,他們還逼迫著曲仁濟向外出兵。被他們纏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曲仁濟不得已派出了兩千兵馬,可誰曾想,竟然是這一個結局。
當然,以上的說法全部都是出自曲仁濟一人之口。雖然說他講的的這些東西確實是事實,但是實際上他卻是隱沒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自己的意思。
作為領軍大將,如果說他的意誌還可以被別人所裹挾的話,那麼毫無疑問,這一個大將本身就是不合格的。俗世之所言,將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除開將領本身的跋扈以外,也確實是有著常理在其中。
畢竟,作為將領,他對於戰局的把握毫無疑問是相當足夠的。最起碼,比起受場外之人遙控要好得多。當然,也不排除將領大字不識一個,就懂得喊一句跟我衝的個例。
在冷兵器時代,個人的武勇還是有著相當大的作用的。所以,曆史上也不乏有猛將以一人之力挽回戰術上的劣勢的。當然,這些隻是少數。而這少數之中,還要排除一些個後人造作的成分。
在李信個人的認知中,猛將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如果猛將太多的話,以至於整個集體都是這一類人的話,那麼,這個體製本身毫無疑問是有著極大的疏漏的。
所以,大夏的軍隊之中,最起碼在羽林軍和定遠軍兩支脫產軍中,這樣的現象是看不到的。
而且,武監出身的將官對於非要領兵衝陣才能夠站敵軍的將領也是非常的不屑,因著李信的影響,武監出身的軍官更認為軍隊是一個集體,身為將官則是應該做的就是將這個集體發揮出最大的力量,然後將敵人擊潰。
一般而言,指揮官是不需要拔刀的。因為在武監的隱形規矩之中,指揮官一旦是拔刀,那無疑就是宣告了大戰略上的失敗。對於他們而言,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
諸夏發於大河,春秋方有長江,待到始秦之時,帝國疆域才有桂林、象郡。西漢時,三次血腥大擴張,收入涼州,西域。毫不客氣的說一句,在東漢之前的諸夏,一直都是以著外擴作為己任的。漢人們武勇未去,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欲望,他們一路行去,將炎漢之名寫入了四方八疆。
在自然界之中,曾經有一種法則名曰弱肉強食。漢人們占據了世界東方最富碩的土地,那麼毫無疑問,他們自然就是最強的。因為他們隻有壓服了四夷,漢人才有資格生活在這一方沃土。
而李信所做的,其實也很簡單,不過就是把先秦之時的漢人風骨喚醒罷了。誠然,時間久遠,血勇之氣已被閹割,但是就李信而言,隻需要喚醒五成的血勇之氣就足以諸夏征服整個世界。
對於西京城裏的貴族們而言,他們或許不明白一向是羸弱的好像是兩腳羊一般的漢人們為何會變得如此強大。但是就實際而言,遇到西夏國的軍隊也正是他們的運氣不好。
帝國初興之時軍中銳氣十足,各種陰私之事無有,再加上李信對於麾下將卒極為看重,在夏國境內軍人的地位之高已經堪比士人。同樣,隨軍軍醫的培訓一直沒有停過,士卒上陣即便是受傷活下來的也是多數。
單就是重傷的士卒而言,十個裏麵到有六七個是可以活得下來的。是以,大夏羽林軍每一次大戰之後,陣亡都是極少。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撫恤非常的重,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上過戰場的士卒都是十足的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