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項律道:“九江城城防和器械都沒問題,但兵力太少,沒有正兒八經的軍隊,隻有馬班和步班的捕快,加起來大概二百人。對方卻有三萬人,你看如何辦?”
曾守山道:“募兵,同時求援。在洪天國之亂時,九江曾是朝廷和洪匪鏖戰爭奪之地,民眾習戰,隻怕還有很多當年退下來的老兵。以官府名義四處招募,三五日間不難召集千數兵員。隻是募兵和征兵不同,兵餉壓力大。不過都是為了保護九江鄉土桑梓之地,如官府現銀不夠,可以和兵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支以半餉或延後支付。求援雖然遠水解不了近渴,但可以給守誠的士兵強大的心裏支撐作用以及對匪眾形成震懾力。”
王伯安越聽越滿意,楊項律則嘴巴一直沒合攏過。曾守山的對策和王伯安在當前局勢下的應對之策基本一樣。楊項律很驚訝,也很慚愧。於是道:“守山比我強多了。同樣的局勢之下,我僅知道當做不當做,卻不知如何做。盜匪壓境,我隻知道不能棄百姓、棄老師而去,而不知如何卻敵。守山不僅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還知道如何做才能達到目的。”
王伯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慧眼如炬,世間種種是非曲直,正邪高下,無論如何雲遮霧罩,都無逃乎你法眼,這是你的長處,至於怎麼改變這個世間卻不是你的強項。無用愧責,如果強相比較便落下乘。”楊項律跟隨王伯安時間比較長,深得先生喜愛,雖知全然發明良知之妙用,亦知其法,卻未臻澄然之境。僅得良知之良,未得良知之知,所以僅知當做不當做,而不知如何做。珠光村之事,他雖知迷信不對,但無良法去破除迷信。王伯安先生深知楊項律強弱所在,是以對他每多鼓勵之辭。
楊項律道:“是。”
曾守山突然道:“所謂‘如何做’便是知道下一個時間段的‘當做不當做’。”
他的話雖然有點拗口,但楊項律眼中神采卻猛然大盛。
王伯安也讚道:“妙哉!”
楊項律笑道:“師弟一語點醒夢中人,是我過於糾結了。良知雖未澄然,但本於一顆仁心,則幾近於良知之妙用了。”
………………………………………………………………
雖然和王伯安先生所得對策大致一樣,曾守山卻沒有欣喜得意之情。紙上談兵,多有成法可循,最關鍵的,也是最可貴的是臨機應變。在事情沒有到來之前,再完美的方案都隻是紙上談兵,而在事件過程中的臨機統籌、臨機協同和因敵製勝才更顯智慧。當然王伯安先生在匪眾逼近的情況下泰然自若,同時又調動官府高速有效地運轉頗讓曾守山心折。曾守山心道:先生還真有東晉謝安“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意蘊。
曾守山道:“先生可安排我做點什麼?”雖知先生已然安排好各事項,但危亂之際總是有可能缺人手的,曾守山不願閑著,於是跟王伯安請差事。
王伯安道“你會什麼?”
曾守山撓撓頭,道:“好像除了讀書,我會的不多了。對了,打架還湊合,雖不是很擅長。”
這時經曆司的知事進來稟報,募兵已達八百,均已建立編製;其他兄弟還在繼續招兵。王伯安聽了後,滿意地點點頭。對那知事勉勵幾句,然後道:“吩咐下麵的人把夥食搞好;暫時不分發兵器,在各編製裏挑選長官;訓練事項立即開始,主要進行紀律和守誠要領的講解。酉時整之前要完成,我到時去兵營走走。”王伯安的下令和他平時說話一般,不快也不慢,但十分清楚。
那知事走了之後,王伯安回過頭對曾守山道:“會打?有多能打?”
曾守山淡淡地道:“從沒打過仗,要說打架的話…………大概能打二三十個捕快吧。”
王伯安盯著他道:“此時不得戲言!”
曾守山有點不好意思,道:“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是三四十個吧。”
楊項律在旁猛跟曾守山使眼色,讓他別瞎說。能打二三十個捕快是不可想象的。
王伯安看著曾守山,見他不似開玩笑,便道:“既然如此,項律,你去找兵營找剛才那個經曆司知事。讓他在新募之兵中挑些有功夫的,或者刺頭出來,就二三十個吧。酉時一刻和守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