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加注(1 / 2)

“卡野蔡牽,那可是一段傳奇啊!”

漳州有句俗語叫做“卡野蔡牽”,意思是跟蔡牽一樣凶狠的角色。

蔡牽究竟是何等人物呢?

蔡牽,福建漳浦人,家貧,終年走街串巷,挑擔叫賣土蝦母為生。一次,他在社裏富戶鍾姓門口賣土蝦母,不小心,濺了一點鹵汁在鍾姓的紡綢褲上,被姓鍾的指著鼻子臭罵了一頓,非叫他用舌頭舔幹淨不可。

受此侮辱,蔡牽氣憤不過,他心想:空有一身本領,卻受人欺淩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下決心鋌而走險。

第二天,蔡牽故意再到鍾家挑釁,把整桶土蝦母扣在姓鍾的頭上,然後快意地拍拍衫褲就下海聚眾起事了。

蔡牽下海為寇,船幫馳騁於閩、浙、粵海麵,劫船越貨,封鎖航道,收“出洋稅”。沒有他的令旗,商船休想平安通行於台灣海峽。

嘉慶七年(1802),率船隊攻廈門海口的大、小擔山,500餘眾登岸,奪炮13門。清廷命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赴閩造大艦30艘,鑄炮400餘門往攻。

次年初,蔡牽在浙江普陀海麵遭李長庚襲擊,敗退福建海麵,僅餘船24艘,處境不利,遂向閩浙總督玉德詐降,又用厚金賄賂閩商,更造巨艇,恢複作戰能力。

九年夏,蔡牽移屯台灣海麵,集大船80艘,突入福建海麵,擊殺溫州總兵胡振聲,焚其戰船26艘。清廷命李長庚率閩浙水師往攻,在浙江海麵擊敗蔡牽。

十年冬,蔡牽欲取台灣建立據點,聚戰船百餘艘,先攻占台灣淡水、鳳山(今高雄)等地,得當地民眾支持,隊伍發展至2萬餘人。蔡牽被推為鎮海王,率船隊駛入台灣鳳山(今高雄),包圍台灣府城。清廷急調廣州將軍賽衝阿為欽差大臣赴台督辦軍務,命李長庚率水師3000渡海入台鎮壓義軍。蔡牽沉舟鹿耳門港,阻滯清軍艦船。

十一年初,李長庚分路圍堵鹿耳門及其附近港口,阻止義軍突圍。蔡牽趁海潮驟漲、沉舟漂起之際,奪航路突圍至閩、浙海麵。

十二年底,蔡牽率軍在廣東黑水外洋迎戰李長庚及福建水師提督張見升,受挫後僅剩大船三艘、小船十餘艘。清軍乘勝追擊,並以火攻船掛住蔡牽座船後艄,蔡牽於船尾發炮,擊殺李長庚。水師提督張見升畏怯,遂退出戰鬥。

蔡牽移師遠海休整,再度聚眾數萬人。嘉慶十三年(l808年),他舉起反清複明的旗號,率領船隻攻打台灣,占據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劄設官,自稱“鎮海威武王”,全台為之震動。

滿清朝廷見形勢嚴重,命令閩浙水師提督王得祿,浙江提督邱良功,集兩省兵艦,入台征剿。起義軍長期作戰,傷亡甚重,內部陷入分裂。

十四年八月,蔡牽與清軍閩浙水師連續交戰於浙江漁山外洋,遭清軍圍擊,寡不敵眾,蔡牽戰敗退走,王得祿督師窮追不舍。蔡牽的座船駛到溫州黑水洋,船底漏水,眼見無法逃脫。

蔡牽不願投降,就引炮把自己的座船炸沉,全家沉海而死,這支海上反清武裝就此覆滅。

想到數十年前的前輩事跡,兄弟倆不由得有些沉重。

“我們紅旗幫,可不能再步蔡牽前輩和張保仔、鄭石氏的後轍啊。”

黎錦輝對蔡牽滿懷尊重,對於紅旗幫前輩張保仔和鄭石氏卻是殊無敬意。在紅旗幫餘部眼中,這兩人一個不過是賣屁股的孌童,一個是勾結奸夫謀害親夫的愚婦。正是他們為了賣身求榮,把數萬弟兄殺了個血流成河。

“我既不願意身死族滅,也不想賣身求榮。”

黎明卻是笑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