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年了,湘王遺物的下落終於找到了!”
看到這套在地底下封存了數百年的嶄新王袍,周文山的心情比起周曉峰更加激動。
周家曆代家主都是秘密安葬在紫虛宮地宮內,太妃周氏及始祖開遠公等列祖列宗在柏樹坡上都隻是建了衣冠塚。這是每一代周氏家主都知道的秘密,然而傳說中的祖先衣缽具體在哪裏向來語焉不詳,到底是什麼東西,後世子孫更是從未得見,隻是見於口耳相傳中。
今日見到這件傳說中的寶物被周曉峰一件件套在了身上,再想起族中秘聞,周氏嫡係核心族人自文山公以下都紛紛虔誠拜倒:
“湘王再世,周氏複朱,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權高於一切,何況這中間還幹係著周家的數百年重負與朱家人同滿清之間的血海深仇呢?
“湘王朱氏諱柏第二十九代孫朱武,奉元祖湘獻王、始祖開遠公遺訓,湘王後世子孫有誌於匡扶社稷,德才兼備者,可繼承衣缽,申大義於天下。方今天下正有為之時,朱武不才,繼承先祖父鳳林公遺願,扶數十萬黎民,興三萬甲兵,立基業於南洋,建號武王.....”
“.....近者,收兩廣壯士數萬人,選粵勇,建軍營,設製度,購置軍械,日夜操練以靜待時機...聚金銀錢糧累億,兵精糧足...當此之世,滿清惡跡昭昭,四方動蕩,時不我待,此實乃吾周氏複朱良機。武立誌恢複漢家江山,開萬裏疆域,再造神州....吾周氏子孫,何人願從?!”
不用再疑慮了,麵前這位就是周氏,不,湘王正宗傳人無疑,鳳林公血脈,正是嫡傳。這樣一位不世出的智勇雙全之主,正是湘中周氏複興的希望。
前朝遺族,乃是天然的反叛者,拜倒在地上的朱氏族人早就聽得熱血沸騰,他們身體裏流淌的朱氏血脈,早就注定了他們沒得選擇。周家人,朱家人,又要參與到角逐天下的戰場。
勝則朱氏恢複漢家江山,再造神州,闔門不虞公侯王爵封賞。敗,不過是再度改名換姓易地遷居,重起爐灶罷了。
頂多死傷部分親族子弟,所謂‘千棺從門出,其家好興旺’,周家這幾百年來死於曆次動亂的人早就難以計數。隻要不放棄那份堅持與希望,朱氏不會亡!
眾人拜伏在地,唯文山公馬首是瞻,隻聽他渾身顫抖著,雙眼含淚,竭聲應道:
“周氏複朱,願闔族景從!武王繼承湘王衣缽,吾等無人有異議!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
周曉峰見大事底定,方才與同族長輩與‘堂兄弟’們一一見禮。
“殿下,這是你三叔公文宣,號鳳丘。”
“三叔公好!”
“殿....殿下免禮,臣....臣受不起你的大禮啊!”
“這是八叔公文遠,號鳳山。”
“八叔公好!”
“.....”
“這是你大叔父義堅。”
“...義厚。”
“...義全。”
“...義直。”
“義成就不需要說了....這是你大叔父長子武鵬。”
“.....”
一通介紹下來,倒也記下了個大概。周氏長輩中原有兄弟九人,鳳林公早年不知所蹤,其餘幾兄弟老的老,病的病,如今已經隻有周文山、周文宣,周文遠三位宿老了。
三位‘叔祖’以文山公年長,三叔公文宣年金六旬,而這周文遠周鳳山雖然號稱叔祖輩,其實不過四十餘許人,比大叔父周義堅還小,比周義成也大不了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