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班底 中(1 / 2)

.....

不提大小老婆們自個如何排座次,景元殿中還在宣布政府名單,百官們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聽漏了點什麼。

要知道自己以後可就在這個圈子裏混了,不了解上下級和同僚的關係,以後有個疏忽,很容易鬧笑話的,更重要的,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誰,影響到自家前程可就不妙了。

甭管是以前是當官的,經商的還是跑江湖的,能出人頭地的都不是頭腦簡單之輩,一個個都精明著呢。

“咦,這胡林翼是誰?”

宣讀的詔書裏麵有六名內閣成員,其中三人都沒有到場,甚至根本就不是一邊的。郭嵩燾還算是打上了周曉峰的印記,經曆過長沙、武昌兩次大戰的人大多知道他名字,超格提拔的,雖然還沒有捅破那層紙,相互間都隱隱約約透露過那個意思,算是自己人了。

張亮基和周曉峰關係處的還不錯,相互間來往密切,屬於可以爭取的力量。關鍵是,老張為了自個前程,可是送了不少官帽子給他,當然銀子也收了不少。

不過他那個湖廣總督的位子坐不坐得穩還得看周曉峰臉色,不僅是他還沒組建完成的總督府班子裏邊塞了不少湖湘派私貨,就是下麵得用的將領和部隊也大多數唯周曉峰馬首是瞻,相互之間已經是利益同盟了。

而他把胡林翼拉入內閣名單裏頭可就有栽贓的嫌疑了,人家根本就和周家沒交情,現在還好好的做他的大清忠臣呢,這會正在貴州各地的山溝裏剿匪安民,事幹得漂亮,官也當得順溜,知府、道台、按察使、布政使、湖北巡撫,十餘年間就升任封疆大吏。

生生把人一個前途大好的大清未來頂梁柱一般的人物給安上一個流亡政府內閣大臣的頭銜,這不是禍害人嘛?

不過周曉峰可不在乎用什麼手段挖滿清的牆角,這位胡林翼胡潤之可是那位太祖都極其推崇的人物,看看人家的字就知道了,潤之。在百年後,潤之這個字比起老曾那個滌生倆字可要有名多了。

胡林翼文武雙全,且能詩能文,懂經濟兼擅理政,算得上是一個複合型人才,為官清廉,為人又謙厚,在後世無論官聲還是民聲都很高,身後有風評“位居巡撫,將兵十年,家無尺寸之積”,算得上清廉如水了。

換上是某朝官員,別說是一省最高長官二品大員了,當個鎮長村長這樣的不入流小官都能整出來個幾百幾千萬身家,以前可是經常聽到鄉官村官之流到澳門拉斯維加斯等地豪賭一擲千金的傳聞。這樣的人要是權力更大些,那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某位*敵,哦,*仆不是有句名言嘛,“不撈錢,我當官幹啥?”

當然啦,人家撈的大多是共有財產,按需分配嘛,和個人無關的,屁民最好是少管閑事。要是地位高的大佬,更是少去論是非,被跨省可就沒臉了,得罪了高等*仆,有時候洗臉刷牙都會有危險。

.....說起來,滿清的官員操守還算過得去了,倒也不全是黑烏鴉,頗有幾隻白色兒的。林則徐算一個,左宗棠算一個,胡林翼也算一個。

他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並稱為“中興名臣”。就連曾國藩自己都說:“林翼堅持之力,調和諸將之功,綜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進德之猛。”

周大少這算是撿漏了,雖然這手段有些....不是那麼光明正大,換句話說,這叫求才若渴。

“.....封林白羽為國子監祭酒....”

隨著名單越來越短,卻始終沒見到自己的名字,左宗棠心裏都有些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