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棒旋星係,內含兩千多億天體,其中有一千多億恒星。直徑約十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中心約二萬八千光年。自轉一次要2.5億年。
第四宇宙速度:脫離銀河係的最低發射速度,約為二百八十三公裏每秒,指在銀河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脫離速度。如充分利用太陽係圍繞銀心的轉速,最低脫離速度可為八十二公裏每秒。由於人類對銀河係所知甚少,這個數字還需要很久才能形成公論。所以本文內的第四宇宙速度將暫定為二百八十三公裏每秒,此數值為在銀河係內的絕對脫離速度。
銀河係簡介:
銀核:暫未開發。
銀暈:暫未開發。
銀河旋臂習慣性分為,從外往內:英仙、獵戶、人馬、三千秒差距旋臂,共四個。
細分,從外往內,從左至右依次是:天鵝旋臂、英仙旋臂、獵戶旋臂、人馬旋臂、盾牌-南十字座旋臂和矩尺旋臂。地球太陽係位於獵戶旋臂內側。附圖:銀河係俯視圖1
矩尺旋臂在旋離銀心後分為天鵝、英仙兩臂。
地球銀河係所在的獵戶旋臂位於英仙及人馬中間,長度最短,開發程度最高。
按地球文明的習慣劃分為:
僅為地球文明的人口。
第一旋臂(三千秒差距旋臂又名盾牌-南十字座旋臂):共有三十九個殖民星團,約有五百個中等開發程度以上的太陽係,人口約九十億。
第二旋臂(人馬旋臂):共有一百七十個殖民星團,約有三千個中等開發程度以上的太陽係,人口約五百四十億。
第三旋臂(獵戶懸臂,銀河聯盟政府的中心):共有三百一十個殖民星團,約有五千多個中等開發程度以上的太陽係,人口約一千七百億。
第四旋臂(英仙旋臂):共有四十六個殖民星團,約有七百個中等開發程度以上的太陽係,人口約一百九十億。
第五旋臂(天鵝旋臂):未勘探。
內旋臂(矩尺旋臂):未勘探。
銀河聯盟:
地球文明人類:共有殖民星團五百零九個,共有人口兩千五百二十多億。
前諾亞利昂帝國文明生命:位於第二旋臂及第一旋臂部分,共有殖民星團三十二個,人口兩百億左右。
前諾亞利昂附庸文明若幹:位於第二旋臂及第一和第三旋臂部分,共有殖民星團若幹,人口一百一十億左右。
X類星:僅被記錄編號在案,但未勘探。
已知星:編號,並為某個人、團體或機構所有。
采礦星:多數為小行星,通常無人居住,僅供采礦挖掘,或有少量工人短期居留。
殖民太空站:擁有采礦船、補給站及維持人類生活的設施,機器人、生化人及人類工作人員若幹。武裝防衛係統。
殖民星球:擁有礦廠、能源補給、農田、空港、武裝商船、民用太空戰機、防禦衛星,並擁有兩千人以下的少量移民。下轄若幹殖民太空站。
初級開發太陽係:擁有冶煉廠、工農業加工工廠、船塢、若幹小型軍艦及軍用太空戰機、城鎮、政治中心,兩千至十萬人的移民。下轄若幹殖民太空站和殖民星球。
中等開發太陽係:擁有完善的金融體製、工農業經濟基礎、一項以上的支柱產業、星際巡邏隊擁有中小型軍艦、防禦衛星,有力量對周圍星係進行開發,十萬以上百萬以下的固定居民。下轄若幹殖民星球、初等太陽係。每一個星係可擁有星團參議員一名。
高等開發太陽係:擁有完善的金融體製、工農業經濟基礎、研究機構、軍用設備生產體係、星際艦隊擁有各式大中小型軍艦和航空隊、超空間星際航道、兩項以上支柱產業,有力量對周圍星係進行開發,一百萬以上三千萬以下的固定居民。每一百萬人口可擁有星團參議員一名。星係可擁有獨立的政體。擁有總統及星係議會的選舉權,下轄若幹初、中等太陽係。
文明星球:擁有一切文明設施,三千萬以上的人口,通常是各星團的政治及經濟中心。下轄下轄若幹中、高等開發太陽係。星際艦隊可擁有母艦及低級別的所有艦隻。有超空間星際航道的開發權,工農商金融業及生化產業發達。
高等文明星球:擁有一切文明設施,人口超過十億,但全銀河僅有二十三個。包括四大旋臂的自治首都、兩大文明的首都和發源地、超空間通道交彙的交通重地、超級星際財團的商業研究中心都等。通常下轄若幹星團。
星團:一指天文劃分,指數百至上千光年的直徑內,較為密集相鄰的一群由恒星與其它天體組成的天文單位。二指基於此天文單位的星域行省單位,通常人口超過一億,內有數個至上百個類地星球。殖民法頒布後,各星團政府都獲得了更大更獨立自主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