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混跡在東漢末年 第三十六章 殃及池魚(一)(1 / 3)

之後的日子便是波瀾不驚,趙瀚每日準時去府衙辦公,日出而出,日落而息。五日一休,朝九晚五,每日隻是有處理不完的公文,過上了東漢苦逼白領的生活。休假時也會去找紀靈請教馬上功夫,雖然進步緩慢,一兩月來卻也小有成就。那紀靈也是麵冷心熱之人,一來二往兩人到混的頗為熟悉了。

原本還滿懷期望以為天子劉宏會對自己另眼相看,說不定心情好下便會火速提拔自己。可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來了天子賜恩,卻讓他想不到的是天子竟然賞了個一個莫名其妙的孝廉出身,當真讓他覺得有些哭笑不得,百思不得其解這是何意。

他自然想不到若是沒有張讓從中作梗,他如今已經是一躍成為了秩比千石的高官了,哪還用得著在這裏整日麵對著枯燥無味的文書度日。

不過天子賞賜給他的孝廉出身也並未全無用處,這年頭當官就跟後世考公務員一般,你若沒個科班文憑幹這行就像是缺了什麼似的,在別人麵前也抬不起頭來。如今趙瀚有了這個孝廉出身,那便是根正苗紅的正經途經出身的士子了,今後無論是考評還是提拔,都是大為有益。

更讓趙瀚意想不到的是,天子賞賜給他的這個出身也讓其他同僚對他另眼相看了不少,紛紛收回了原有的輕視之心。

要知道天子是什麼,那可是這遙不可及的存在,這些小官吏們大多一輩子都無法麵見聖顏。可趙瀚才第一次進皇宮就得到了天子的額外賞賜,這怎能不讓人又羨又嫉,況且又摸不清這趙瀚的來路,倒也不敢小覷。

唯獨讓趙瀚略有些意外的就是自從那次從皇宮中回來後,何進對自己態度卻忽然冷淡了不少,雖然談不上刻意的疏遠,但遠沒有原來對自己那麼親熱隨意了。每日隻是公事公辦,私下從未像上次一般邀請自己去他府上相聚,遠不如許攸和鮑信等人來的親信。

趙瀚隱隱的感覺出了何進那日見到自己和天子在一起時,就已經有所不悅,否則也絕不會任由張讓刁難他而不開口解圍,卻是毫不相幹的荀攸站出為他解釋,想來是何進並不願意為他與張讓存隙。至於如今對自己冷淡,或許也是因為張讓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為對自己那日所為有所不滿,趙瀚便也懶得去猜想這些了。

秋去冬來,轉瞬一月已過去,趙瀚這一月來也漸漸習慣了這主薄的工作,每日過著重複的生活,慢慢的融入到了這個時代的生活之中。像這個時代的人一般說話,一般行事,甚至一般思考,有時竟也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後世來客。

除去白日裏來府衙辦公,晚上大多閑在家中,也會偶爾去找袁術和曹操一聚,隻是次數寥寥無幾。到了年底袁術軍中的操練也日漸繁忙,得空的機會倒也不多。至於曹操,一月前匆匆拜別說奉命去關中采風,已經一月未見了。和許攸那些同僚們也就見麵打個招呼客氣一下,並無深交。

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事便是忠叔的生意日漸紅火了起來,規模越做越大而且在洛陽城中已經開設了數家分店,便來和趙瀚商量說打算將店鋪開到洛陽外的各州郡去。想到明年便是波及全國的黃巾大起義的爆發,趙瀚便勸說忠叔暫時不要將分店開到關東之地,隻是在河南關中等地開設分店,以求穩妥。

那日趙瀚跟忠叔提及收購糧食之事,忠叔到也確實放在了心上,不但用手中的餘錢將洛陽城中的餘糧收刮一空,更是派人前往關中荊州等地收糧。兩月的時間已經收足了足足一百萬石糧粟,在洛陽特意買下了幾座偏遠的倉庫用於倉儲糧粟。

這主薄的工作卻是十分清苦的差事,趙瀚每日都不得消停,新虧他的副手主記室史陳休極為能幹,一人就將主薄的大半事情料理清楚了,趙瀚隻需要核對一下簽字畫押即可。至於另一名下屬五部督郵孫史,怎因為到了年底要忙於去各縣考評政績,幾乎都不在府衙中辦公,見的到少。

已近年關,河南尹下各縣紛紛將一年的文書整理送來,每縣都有厚厚的幾擔,看的趙瀚頭皮直發麻,更要命的是他那鬼爬一般的字體實在羞於見人。幸好陳休倒是熟門熟路,一人將大半的事情攬下,趙瀚這個主官到成了跟班打雜的,在一旁幫襯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則著實不好意思。

這一日又是忙到日落時分,趙瀚看了看天色,肚中委實有些餓了,便對一旁正忙著登籍在案的陳休笑道;“陳主史,看時景已到了晚膳時分,今日不如我做東請你喝上幾杯,你看可好。”

陳休從書案堆中抬起頭來,隻是看了一眼趙瀚淡淡說道;“大人自便吧,下官手頭上還有些沒有整理,待做完了再走。”

趙瀚訕訕笑了笑,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便又道;“還是先吃了飯再做吧,你也勞累數日,的確有些辛苦了。”

陳休依舊不領情,隻是搖頭道;“下官家中拙荊已經準備了飯菜,正和犬子在家中等候我回去用膳,所以還請大人自去便可。”

趙瀚見他都如此說了倒也不好勉強,便客氣了幾句才離開了府衙,獨自回家去了。

今日出門時時辰尚早,趙瀚就索性沒有騎馬一路步行過來,也當散心,所以回去時也就隻有步行。

已經到了用膳的時間,趙瀚尋思著每日在家中吃飯也是平常的很,便尋了處酒肆想要換換口味。找了處樓上靠近窗邊的位子,點了一壺清酒數個菜肴,一人便飲便酌,吹著江風,倒也愜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