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3月中旬,奧地利帝國軍總計十五萬大軍正式踏入巴伐利亞王國境內,而南方的八萬奧薩聯軍也抵達巴馬,準備與其北線戰場主力部隊行程南北夾擊之勢。然而作為法國北線戰場的主力,萊茵軍團理當率軍與奧軍主力作戰。
然而此時,布裏昂卻陷入了一個異常艱難的抉擇,擺在萊茵軍團麵前的有三條路。首先便是跨過普魯士王國的領土從北方到達戰場。然而這樣做的代價布裏昂很清楚,普魯士勢必會因為這樣的主權侵犯而重新回到反法聯盟,萊茵戰場將會變得更加嚴峻。
其二便是從南部的海爾維第地區穿過,統治海爾維第的也是神聖羅帝國的諸侯,所以戰略資源較大,布裏昂可以輕而易舉的滅掉這個公國。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行程太長,必然會延誤戰機而讓奧地利部隊有機可乘。
最後一個方案也就是從布裏昂統治的巴登公國穿過,進入戰場。當然這也是這三個方案當中行軍耗時最少,也是最簡便的方案,但是這樣一來巴登公國便偏偏會成為奧地利大軍與萊茵軍團交戰的主要戰場。
將戰火引入巴登公國,這個結果無論怎樣都是布裏昂不願意看到的。隻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布裏昂猶豫的時候了,眾將領意見不一,奧地利部隊越來越近,萊茵軍團已經不能再坐以待斃了。況且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幾年前布裏昂鎮壓法國馬萊叛亂那麼簡單了,布裏昂現在麵對的實實在在的奧地利正規軍。
布裏昂沉默了許久,然後說道:“就目前這個情況來看,我們正處於生死存亡的境地之下,但是或許進一步整個國家的命運都能掌控在我們的手裏,但是稍有不慎我們便會身敗名裂。望諸位將軍和我一起努力,共度難關!”
說到這裏,布裏昂對一旁的參謀長麥克唐納點了點頭,當即麥克唐納便站了起來,然後朗聲說道:“遵照萊茵軍團總司令指示,製定戰略部署如下。”
“儒貝爾師團作為先頭部隊,急行軍穿過巴登公國,請務必在奧地利大軍到來之前攻占符騰堡公國。納拉師團則負責迅速進攻海爾維第公國,並盡快與儒貝爾部於符騰堡會師。萊茵軍團各部也迅速進軍,必須在3月26日之前完成全軍會師。”
這樣一來,布裏昂不但可以得到兩個公國的豐厚資源和土地,也同樣能將戰場轉移到巴登公國東麵的符騰堡公國。雖然這樣的戰爭日程排的異常緊張,但是由於全軍裝備自行車的關係,所以布裏昂自然不擔心在26日能否完成會師。
但是萬一不能如期完成全軍會師,那麼布裏昂運氣不好的話至少因為分兵的失策要損失三萬精銳士兵。
3月20日,儒貝爾與納拉的兩個師團共四萬士兵在萊茵軍團正式開拔後,悄悄地越過了主力部隊,分別迅速向巴登地區與海爾維第地區進軍。然而對外而言所有人都不明白即將會發生什麼,而奧地利軍隊似乎隻關注於萊茵軍團的動向,對於布裏昂的想法也同樣一無所知。
21日淩晨,納拉與儒貝爾分別向率領主力部隊向符騰堡與海爾維第地區發起猛烈進攻,然而當地大多數負責防禦的守軍隻是象征性開了幾槍便放下了武器。軍心的潰散向傳染病一樣蔓延整個部隊,沒過多久當地的上萬守軍便不戰自潰。符騰堡與海爾維第兩方麵的戰鬥僅僅持續了四個小時便宣告結束。期間居然還沒有多少像樣的抵抗,隻是街頭零零散散的槍戰。
當然,戰鬥下來的成果還是令人興奮,部隊的傷亡沒有超過一百人,但是卻擊斃了數百名守軍,扣押了上千名俘虜,在分別攻破兩國首府奧芬堡與蘇黎世之後,還得到了極其充裕的補給。隻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卻讓符騰堡公爵以及海爾維第公爵跑掉了。
24日,布裏昂親率的六萬萊茵軍團主力抵達符騰堡公國,與納拉師團、儒貝爾師團成功會師。然而一場初戰下來,就連布裏昂自己也是對萊茵軍團在戰場上推進的速度非常驚訝,這一次會師竟然比計劃足足提早了兩天時間。而這爭取過來的這些時間,就完全足夠布裏昂的軍隊休整迎戰。
不過,顯然奧地利方麵顯然求戰心切,一聽聞海爾維第與符騰堡兩國被占就立馬日夜兼程,於26日迅速搶占了符騰堡東部地區的烏爾姆城。這樣一來,萊茵軍團想要深入德意誌腹地除了攻破烏爾姆,其他別無選擇。從一種程度上來說,布裏昂就必須要和奧地利大軍來一場正麵對決。
“這一次和我們對決的奧地利大軍目前已經進入符騰堡,占領了烏爾姆,最高指揮官是奧地利的年輕悍將查理大公。據天網機構的消息,奧軍兵分三路,查理大公親率八萬士兵作為主力部隊駐守烏爾姆,施瓦岑貝格親王統帥四萬士兵駐守斯圖加特作為左翼部隊,巴林洛赫將軍率領三萬部隊駐守拉芬斯堡作為右翼部隊。從現在來看,敵軍意圖在烏爾姆之間形成一道防線,阻礙我軍向德意誌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