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一十二節 奧格斯堡戰役(三)(1 / 2)

6月15日,在耶廷根地區奧軍主力五萬精銳遭到法軍三個師六萬餘人的壓製性圍攻,當屬奧法戰爭開始以來最慘烈的一場殲滅戰。戰場屍橫遍野,不少屍體被炸得血肉模糊甚至臉連都無法辨認。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奧軍的屍體。

戰鬥的結果自然是沒有懸念的,經過了6個多小時的激戰,當法軍士兵將萊茵軍團的旗幟自豪的插在了戰場時,就正式宣告了奧軍主力部隊的全軍覆沒。在打掃戰場之後,按照戰場上的屍體粗略的估計了一下,奧軍在這一場仗打下來被擊斃的人數少說在三萬人以上。

至於在奧軍崩潰之後的逃兵,法軍自然也不會放過,萊茵軍團各師都抽調出了一個騎兵團分散開來在戰場周圍巡邏追擊,納拉師長更是親自帶隊,一旦發現有奧軍殘餘的士兵格殺勿論。這樣算來,保守估計法軍又會消滅兩千多名奧軍潰兵。

下午兩點左右,南方克倫巴赫地區又傳來了達武第三師與奧軍施瓦岑貝格部交戰的消息。在克倫巴赫地區,達武師一舉消滅奧軍五千多人,敵軍第九步兵師除該師下轄第十六步兵旅成功逃脫以外,其餘殘部皆被擊潰。本來達武打算將施瓦岑貝格部徹底擊潰,然後全部殲滅,但是最終還是讓七千餘名奧軍突圍了出去。

看著麵前剛剛送來的一份份戰報,布裏昂雖然對於達武沒有全殲施瓦岑貝格親王的部隊,還讓其逃脫一事心裏感到很不舒服,但是好在阿爾文齊元帥的奧軍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沒,再加上施瓦岑貝格部已經遭到重創,其殘餘戰力撐死了也擋不住法軍一個旅的進攻,也沒有必要太當回事。

打掃完戰場上之後,清點了一下部隊損失情況,萊茵軍團四個師的損失加起來也不過六千餘人,除了加榴炮的炮彈因為戰鬥的持續轟擊消耗的有一點多之外,武器輜重相對來說也沒有損失多少。這一點布裏昂還是最為滿意的。

在法軍全殲阿爾文齊部奧軍主力,清掃施瓦岑貝格部這兩支奧軍之後,萊茵軍團的下一個打擊目標便是查理大公統帥的四萬奧地利右翼部隊。不得不說,布裏昂內心當中真正能給他帶來大麻煩的奧地利將領也隻有查理大公一人而已,所以查理大公的部隊便是法軍要消滅的頭號強敵。

然而布裏昂原本準備首先調集重兵圍攻查理大公部隊,可誰能知道查理大公所進軍的韋爾廷根距離主戰場有四十多公裏的路程,戰略價值較低,而且阿爾文齊的主力精銳部隊對於法軍的威脅可不比查理大公的部隊低,所以布裏昂這才下了決心先打垮另外兩隻奧軍,再來北上對付查理大公也不遲。

查理大公的狡猾程度可沒有布裏昂想象的那麼簡單,就在查理大公收到阿爾文齊的奧軍主力被法軍圍攻之際,立馬就調動兵力。先派遣一支騎兵部隊南下觀察法軍下一步動向,並收集被打散的奧軍士兵,一麵又率領大部隊匆匆逃回回奧格斯堡。在路上正好碰上了被擊潰的施瓦岑貝格親王率領的左翼部隊。

沒錯,查理大公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南下救援阿爾文齊,而是立即率軍跑路。為什麼?其實查理大公對於法軍的恐怖戰鬥力極為了解,符騰堡戰役當中被納拉師團兩萬士兵死死纏住的心理陰影恐怕還在他的腦海裏揮之不去。他自然明白,奧軍與法軍進行野戰必然吃虧,像阿爾文齊這樣被法軍團團圍住的部隊能有三分之一的士兵突圍出來就不錯了,即使師全軍覆沒也在查理大公的意料之中。

再者說從韋爾廷根至耶廷根戰場援救阿爾文齊急行軍起碼也要七個小時,查理大公既然明白奧軍主力在劫難逃還會傻乎乎的南下去救他?頂多派遣一支部隊去接應殘軍就不錯了。起碼這個時候奧格斯堡才是最安全,如果這個時候去和法軍硬拚,恐怕連這最後的四萬士兵都保不住了。

原本信心滿滿準備揮師北上消滅查理大公部的布裏昂得到這樣的消息難免有些失望,要知道萊茵軍團最為擅長的還是野戰,能將查理大公部隊一舉消滅在野戰當中乃是最理想的結果。攻下奧格斯堡雖然就隻是時間問題,但是畢竟損失要比野戰多得多,這便是布裏昂最不想看到的。

然而如果查理大公準備固守奧格斯堡,依仗著其手中的四萬部隊以及奧格斯堡的要塞堅固,易守難攻來阻擋法軍東進。強攻那就是傻子才幹的事,僅僅就為了拿下這樣一座城市不但會浪費大筆時間,更加會造成數千士兵的白白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