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亮亮還說,對於龍墓其實也不是龍的墳墓,具體的她也沒去過。隻是聽一些進去過的人說過,龍墓有很多入口,而不同的人進入的入口也不同。具體龍墓中有多少入口,至今也沒人知道。
不過想要成為魁師,就必須要進入龍墓。因為如果你成為魁者,即便是再辛苦的修煉或者鍛煉自己,也隻能是一個魁者而已。而龍墓卻能給你成為魁師的力量,而且隻有進入過龍墓的魁師才能是真正的魁師。
雖然魁師分為鬥鬼、鬼鬥、鬼探子和鬼師傅,但是進入龍墓之後你才能知道,這些職業真正的區別在哪裏。
而且古亮亮還說到,上古三大奇門,易門、相門、魁門中,隻有魁門號稱集天下奇門之所長,為奇門中魁首爾。所以這也是魁門為什麼被稱為三大奇門之首的原因。
大家都說鬥鬼和鬼鬥沒什麼區別,其實其中區別很大。在上古時期和唐宋時期,身為鬥鬼的往往都是一些殺伐果斷的大將,最出名的就是坑殺四十萬人的秦朝大將白起、以及楚霸王項羽。其實說白了鬥鬼就是一些習武之人,在武術的造詣上達到了能夠溝通天地的程度之後,就可以被稱為鬥鬼了。因此鬥鬼對於鬼生物來說,那就是一場噩夢。
而鬼鬥又不一樣了,雖然與鬥鬼一樣都是要與鬼生物過不去。但是鬼鬥卻是先煉氣,然後再練體。而說到這裏就要提到九字魁咒了,不論是鬥鬼的轟犇品晶,還是鬼鬥的鑫森淼焱垚,其實跟先練體和先練氣有關。
練體的人對感知類的東西敏感,比如感覺風,聽到雷,身體的冷暖,這些都是一些體感的東西。因此體力好了,自然對轟犇品晶這四字魁咒感悟的深刻。而鬼鬥以練氣入道,因此對於天地五行的思考偏多,對於萬事萬物的構成上理解深入,自然對鑫森淼焱垚五字魁咒了解的透徹。
而且對於魁咒的了解上,還不是單純的會用那麼簡單,因為任何一個魁咒隨著理解的不同,都會有著新的變化。因此不論選擇了鬥鬼還是鬼鬥,魁師都會隻注重一個方麵專研下去。畢竟人的一生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體和氣同時修煉,因此隻能有所側重而已。至於上古傳說中,能夠使用九字魁咒的魁王,那也隻是傳說而已。
並且現實中就有人可以既使用鬥鬼的魁咒,又使用鬼鬥的魁咒。但是到了後期他總要放棄一個方麵,專供其中一個方向。因此不論如何,也不可能有人能夠完全掌控九字魁咒的。
而鬼師傅和鬼探子,其實這兩個職業的區別很有意思。第一個鬼師傅就是隋文帝楊堅,而他能成為第一個鬼師傅,也就是所謂的魁懲皇,其實就是因為他要逼供當時的北周小皇帝,所以才從相門和易門中學習了符文之法,研究出了可以壓製魁咒的一些獨特符文。而且他自己似乎也是魁師,具體是鬥鬼還是鬼鬥沒有人知道,但是他掌握了這種獨特的符文後,對於一般的魁師就有了絕對的壓製。
因此北周末期,分裂了幾百年的魁門,最終被隋文帝統一了。之後在魁門的幫助下,這才奪得了天下。後來隋朝滅亡,身為隋朝皇室的楊家,為了保住魁懲皇的傳承,另外也是為了給李唐天下搗亂,於是才有了那些特殊符文的外流,逐漸的形成了魁門中鬼師傅這個分支。
而鬼探子其實主要出現在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天下戰亂民不聊生,魁門逐漸被淹沒在動蕩的局勢中。魁門的一些魁師們迫於生計,開始了盜墓的生涯。於是這些魁師就與相門中人接觸,甚至是結伴而行,在天下間尋龍點穴開墳挖墓。
並且當時的相門也因為唐朝的衰落,以及袁天罡與李淳風的小卦盤遺落後,受到了當時梟雄的冷落。所以當時相門也出現了盜墓分支,那就是後來的地聽和探脈,同時還有部分相師,怕相門中人清理門戶索性投入了魁門中。這也就是後來鬼探子出現的原因,而大部分鬼探子都是鬼鬥,同時會一些堪輿風水,尋龍點穴的手法。不過也有鬼探子是鬥鬼的,但是這種情況很少。
說實話聽到古亮亮的這些解釋,我這才對於魁門中的各個分支有了詳細的了解。原來魁門中出現這四大分支,也是經曆了千餘年的曆史推動,在一些特殊的曆史時期形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魁門為了能夠更好的存在下去,居然不拘一格的吸收了相門和易門中的一些東西。
而反觀現在的易相兩門,早已物是人非騙子滿地了。這也間接證明了,魁門在千年前為了能夠傳承下去做出的讓步,是非常正確且明智的選擇。雖然其中有不少糟粕,但是存在與滅絕之間,終歸留有傳承才能讓後人有機會給出評判的標準。同樣也正因為如此,魁門在五代十國後,才有了如此繁榮的局麵。
不過之所以說這些,其中很大部分也跟龍墓有關。其實在隋唐之前,不論當時的文魁還是武魁,都還沒有所謂的幾玉魁師之說。對於魁師的等級劃分,最早出現是在宋朝。而在隋唐之前,魁玉早已出現。但是那時候的魁玉是以血來計算的,當然那時候的魁師也不叫魁師,而是叫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