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陽光透過山峰間的空隙,落在一望無際的廣場中。粉紅色的超大型軍用越野車,猶如一頭勇猛的公牛狂奔著。古亮亮依舊在講述著她所知道的一切,車中所有的人都默默的聽著。
說道李淳風與袁天罡,這兩人應該算是相門中人。但在隋唐時期易門和相門還沒有徹底的分化,因此當時隻有易相門之說。而這兩人中要說最神秘的,自然是袁天罡。因為此人沒有任何詳細的生卒年月,因此也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身世。
而且據說兩人在創作推背圖的時候,袁天罡主要負責天象與天幹地支的計算,其主要司職與天觀很像。而推背圖上的詩句也好,卦象也好,普通人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想要弄懂就頗為不易了。
且得出這六十幅圖的關鍵,依舊在於精確的計算。因為我國古代曆法根據天幹地支,而得出六十年一甲子的推算。因此這六十幅圖對應的就是這六十甲子,不過為了讓這六十幅圖能夠準確適用於對後世曆史的推算,因此最終敲定這些圖片內容的人,就是袁天罡本人。而且現在魁門中,還收錄了一本用奇異文字寫成的書,在書的封麵上寫著,《推背圖羅盤推算法輯要》上麵還有袁天罡的名字。
不過這本書裏的內容都是用一種很是怪異的文字寫成,而且這種文字很難破譯。且這本書發現的時間,大約是在明朝初年,地點就是現在的龍墓中。而且經過確認,書中的文字絕不是所謂的殄文。
這裏說到了殄文,其實魁門中絕大部分人都認識一些殄文,尤其是軍銜高的將領以及排連營的指揮官們,更是要熟練的掌握殄文。即便是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殄文更是必須掌握的語言之一。
所以就算是有了小卦盤,雖然能推算後來的事情,但是要精確的推算出時間,還是需要這本書的輔助。但是這本書一直沒能被破解,並不是因為書內的符號難懂,而是因為書內的符號經常變化,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排列順序。因此書裏的那些符號,隨著排列順序的變化,更是很難推斷出其本身的意義。
因此這本書就成了一本很詭異的書,所以更不會有人能破解這本書。
而說到李淳風,這裏就要提到李淵與李世民,這兩位唐朝最初的兩位皇帝。先說李世民和李淳風,兩人年齡相仿,李淳風隻比李世民小三到四歲,且都是祖籍陝西人。因此這裏就有了一個很大的猜想,因為當時李姓在陝西是大姓。而且李淵當年親命李淳風帶領袁天罡,以及十萬軍隊與幾十萬苦工,秘密深入昆侖山和天山深處。能讓一個皇帝如此信任的一個人,且這個人還與皇帝同姓,所以就有了這樣兩個猜想,第一李淳風是李淵的兒子,不論是私生子或者是明麵上被承認的兒子,總之他的身份能夠讓李淵信任。第二,李淳風是李淵從小培養的心腹,自小就是師從易相門名師,為的就是為大唐尋找龍脈。
尤其是最後一種說法尤為可信,畢竟要讓以為擁有野心並且已經奪得天下的皇帝,完全相信一個人,就隻能是自己從小培養起來的。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足夠忠誠與自己,也隻有這樣自己才會放心的信任他。
而如果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管是私生子也好,還是明麵上的皇子,都會免不了對皇位有所圖。因此李淵是絕對不會,把尋找龍脈的任務,交給這樣一個人的。而當李世民發現李淳風的存在,並得到了到完整版的推背圖,這件事本身就有些蹊蹺。因此有人懷疑這是李淳風有意為之,說白了他是忠於李家的統治。既然已經完成了推背圖,可知身後數千年的大事變遷,他自然是要獻給李唐皇室的。
至於他為什麼躲過那次屠城,其實最簡單的一個解釋就是,他本人就能推算出災禍。又或者李淳風當時在龍墓中,所以幸免於難。而從史料上的種種記載中,不難得知李淳風去世的時候,僅比唐高宗李治早了十三年。也就是李淳風是公元670年去世的,而高宗李治是公元683年去世的。因此很有可能在李淳風完成推背圖後,又在暗處生活了幾十年,靜靜的看著這個國家的發展。
隻是這裏最大的疑點是,在唐高祖李淵死前的那次屠城後,袁天罡就徹底消失了。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袁天罡並沒有死。畢竟以李淳風對李唐天下的愚忠,他是不可能透露小卦盤的事情的。而能夠做出這件事情的,就隻有袁天罡了。另外小卦盤本來的創造者也是袁天罡,所以不論出於什麼心情和目的,他都會覺得隻有傳承下去,才不枉費自己的一番心血。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末期,突然有一隻易相門中的天觀,向整個天下宣布了龍脈以及小卦盤的存在。同時這也直接導致了,易相門分裂成了易門和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