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條件(1 / 3)

這時花園之中不僅韓薇聽的明白,就是其他人也已明白了寧可所說的意思。

寧可前言雖然已經表示要向韓薇效忠,但其後卻是想要為韓澈爭取一份利益。

說到底寧可的目的就是想要韓冬承認當時在大梁城時,陰差陽錯對他有救命之恩的人中也包括韓澈在內。這樣以韓冬的心性,自然會對韓澈做出相應的補償。

而這也正是寧可提到大梁城血戰的目的!

血戰大梁可以算是魏國近年來最提振國威的事情,不論是韓澈還是韓薇都曾參與其中,但最大的功臣卻是薛擒虎。因此在薛擒虎露出反意之後,魏國上下很少再提及此事。

寧可突然提起這件事情,必有緣故。這也使得韓薇心中不由思量起來。

當下魏國大勢在握,隻需韓薇就此登上王座,成就百年來唯一的女王。而已成分崩離析的魏國在她帶領之下,必然會重振國威。

至此韓澈一方已再無翻盤之力,這種時候,也實在不宜再橫生枝節。

而這寧可能以弱冠之年,名列魏國文宗,不僅有先祖餘蔭及自身學識。更重要的是這位寧氏子弟權謀之道也極為出眾。

這一點,就連韓薇也對此人有些佩服。

這寧可話中所說之意,是指韓冬在大梁城能夠死而複生,因為那方絲巾出自韓澈,因此有韓澈的一份功勞在其中。

理由雖然有些牽強,但既然韓冬能夠承認韓薇無心之下所拋的黃巾對其有救命之恩,那麼,以此類推之下,提供黃巾的韓澈,自然也能算對韓冬有救命之恩了!

而韓冬能以普通軍士的身份,在黑刀營效命十二年,最根本的一點,正是他誠信守諾的品性。因此救命之恩或許能得到韓冬的承認,今天的事情必然會有反複。

這種狀況卻是韓薇不太願意看到的。

……

韓冬看了看寧可,不由覺得寧可這人倒有些意思。當時救起自己後,幾乎難以查證的事情,他也尋找了出來。

看來這寧氏一族能在魏國享有大名,並且每代隻靠一人就能支撐偌大的名聲,確實自有其道理。

自己雖然不是迂腐之人,但快意恩仇也確實是自己心中謹守的底線。不然也不會有自己知道殺了梁雨蓿之父梁戰之後,願意以命償命的想法。

不過從寧可這件事情來看,隨著自己聲名越來越大,已經吸引了天下許多人的目光。

他們或許隻是為了有備無患,但自己曾經的過往事跡,隻怕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研究的重點。而這寧可應該也是其中之一。

韓冬雖然並不害怕別人研究自己,但感覺到自己所有的舉動都在旁人觀察之下,還是覺得有些不太自在。心中不由暗暗思量。

想不到寧可會選擇這時來求證大梁城的事情,難道他還想以這顯得有些荒謬的救命之恩來要挾自己,甚至是要求自己放棄對韓薇的支持不成。

如果寧可有這樣的想法,那他也將這世間之事想得太過簡單了。以寧可的智商,絕對不會如此。這樣看來,他也隻是想利用這件事情,為韓澈提出某個條件而已。

最初寧可提到大梁城時,韓冬內心之中,還以為那條黃巾真是韓澈所拋,心中確實還覺得有些別扭。

畢竟當時若是沒有那方絲巾,自己能否被大黑等人從漢水中撈起,確實是未知之數。

但聽到最後,才發現那方絲巾竟然是韓薇所拋,就是韓冬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