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眼睜睜看著裴寂離開,心中卻沒有他表麵上表現出的那般憤怒。李淵想起他曾在赴任太守時,遇見的那個方士,那個人也說:“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
人主……李淵想起竇清薇以前開解自己說,說過的話。她道:“夫君繼承的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麵’就是指‘堂主’啊!看來夫君將來前途無量。”
雖說她當時不過是強行解釋,為了緩解李淵鬱悶的心情。不過在今日,李淵再次想來,似乎又有深意。堂主,人主,濟世安民。難道冥冥之中,似乎有什麼天意?
李淵遇到無法開解的事情,他總會找竇清薇說一說。可是現在……李淵凝望著竇氏的排位,撫摸著排位問道:“李氏當為天子,難道,真的指的是我們李家嗎?”
竇氏的排位自然無法給李淵任何指引,李淵心中困惑依舊。但目前來說,隋朝雖然岌岌可危,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家唯有先自保,再謀將來。萬不可像楊玄感那樣,操之過急,自取滅亡。
正如李淵所料,楊廣果然聽到了民間傳言,並對此深信不移。萬幸的是李世民早已將傳言修改,楊廣懷疑的是李密,而非李淵。
楊廣想起李密三番五次為楊玄感出謀劃策,而且當楊廣聽說了李密說的上、中、下三策後,驚出一身冷汗。他對心腹大臣宇文述言道:“要是楊玄感按照李密所說的去做,恐怕我大隋江山岌岌可危矣。”
“都說李密會當天子,看來此人不能留。”宇文述提議道。
“李密當天子?”楊廣陰冷的笑了一聲,“他想得美。不過此人倒是有點智謀,當時我們都已經抓住李密了,沒想到會被他挖牆逃跑!”
“皆因看守不嚴,讓小人得逞。請陛下息怒。”宇文述拱手說道。
“查,給朕查。到底是誰押送的李密,怎麼會讓他逃跑!”楊廣怒氣衝衝地說道,“還有,繼續通緝李密,挖地三尺都要給朕找出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眾人都默默同情那個粗心大意的押送官員。本來逃跑個人犯,也就是瀆職的小罪。可惜現在謠言一出,李密便不再是一個普通的逃犯,那個官員放走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恐怕有殺身之禍了。
而此時的李密,一路上東躲西藏,終於到了淮陽郡。他剛逃跑後,本欲投奔平原縣的叛軍首領郝孝德,可惜兩個人談了半天,話不投機。郝孝德並不重視李密,而李密自認為有才,心氣極高,見郝孝德對自己冷冷淡淡,便主動離開,打算再找地方,東山再起。
一路上走走停停,李密忽然聽到了傳聞,一下子便明白,大事不妙了。他隻得改名換姓,自稱劉智遠,然後又找到了淮陽郡這樣的小地方,對外說自己是一個落魄的書生,教郡裏幾個的孩子讀書識字,混口飯吃。
李密住的地方,原是不知誰的農房,廢棄了許久,他隻得湊合住著,收拾一下,還算擋風避寒。天微微亮,李密推門出來,他穿的是半舊的長衫,竹簪束發,去院中打水擦擦臉,凍的他呲牙咧嘴,不住的吸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