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太陽升起,李密便出門去村口,給小孩子教書。他念一句,孩子們讀一句。有時候小孩調皮,嘻嘻哈哈打鬧嬉戲,李密隻是歎氣,卻也不管。他的心思,自然不會放在這些孩子身上。
這是李密一生中最落魄的日子,之前他好歹還有一官半職,現在卻得拋棄以往的一切,真的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落魄的教書先生。有一天看孩子們又在瞎鬧,無心讀書。李密看著桌上的紙筆,信手寫了一首詩。
一個孩子膽大,調皮的跑到了李密身邊,看著他提筆在紙上寫著什麼,好奇地問道:“先生,你寫的是什麼?”
“是一首詩,叫《淮陽感懷》。”李密也沒怪孩子多問,他惆悵的遙望遠方,感慨頗多。
“《淮陽感懷》?”小孩子自然不懂詩是什麼,但孩子記性好,好奇心又重,他追問道,“寫的什麼?”
李密知道孩子不識字,傷感之餘,將自己作的詩讀了出來,“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途士,鬱陶傷寸心。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李密讀完後,差點落下了眼淚。這首《淮陽感懷》中的字字句句,就是他現在的心生。
小孩聽得雲裏霧裏,一知半解地問道:“樊噲是誰,蕭何是誰?”
“樊噲和蕭何是漢朝開國將相,他們本是平民,通過自身努力,輔佐劉邦,推翻秦朝。”
“他們好厲害!”小孩子拍手說道。
李密對樊噲和蕭何二人既有些仰慕,又有些嫉妒,“是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們才是真英雄。”
然而李密心中還有句話沒說出口,要是樊噲和蕭何沒有遇上劉邦,又怎能青史留名呢?可惜自己時運不濟,遇見的是楊玄感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人,他李密何時能有出頭之日啊?
李密千算萬算,沒有想到小孩子的記憶力如此好。那個孩子隻聽李密讀了一遍詩,居然將裏麵詩句記了個七七八八。而孩子心裏又藏不住話,不出幾天,附近好多人都聽到了這首《淮陽感懷》。
有一個叫王磊的人聽了這首詩,覺得作詩之人絕非尋常之輩。詢問之下,才得知作者名叫劉智遠。
“劉智遠?沒聽說過這個人啊。”王磊疑惑道。
“我知道,不過是個教書先生。”一個村民說道。
“教書先生?可是當地人?”
“前不久才到這裏落腳,說是災荒逃難來的。”
“最近,好像沒發生什麼災,什麼難吧。”王磊琢磨來琢磨去,“不對,此人一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