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李淵登基(1 / 2)

隋煬帝楊廣因驍果軍作亂,江都兵變,最終被令狐行達縊弑。一代帝王,死於非命,時年五十歲。

楊廣死後,沒有葬入皇陵,甚至連像樣的棺材都沒有。那些叛軍們不可能為隋煬帝收屍,隻有蕭皇後帶著宮人們,拆了床板做成一個小棺材,將楊廣偷偷地葬在了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可能隋煬帝生前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差一點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當李淵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時間不知是喜是悲。他對著老友裴寂感慨道:“我這個表弟,從小就聰慧,隻可惜狂妄自大,聰明反被聰明誤,才會落的如此下場。”

“這是他罪有應得的。”裴寂說道,“還記得仁壽四年,文帝崩殂,我去你府邸,向你說的事嗎?”

李淵點頭,當時隋文帝突然駕崩,還是太子的楊廣命楊素控製了宮闈,囚禁了柳述、元岩二人。當時李淵和裴寂就懷疑楊廣弑君,隻是位卑官低,無法查清真相。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李淵和裴寂無法斷定的事情,上天卻做出了裁決,讓楊廣自食其果,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弑君殺父!”李淵長歎一聲,“歸根到底,還是楊勇和楊廣兄弟奪嫡引發的禍患。兄弟鬩牆,定會引發禍亂,也怪獨孤皇後太過寵愛楊廣,亂了長幼之序,才釀出今日大禍。”

裴寂耳尖,仿佛從李淵的話語中聽出了什麼,他委婉道:“隻是楊廣少時聰慧,確實比楊勇有才。”

“少時聰慧,誰又能預測到,後來楊廣會變成這樣的一個暴君。”李淵不屑道,“楊勇雖然愚鈍,但沒出什麼大錯。要是他當皇帝,或許是個守成之君。”

“唐王言之有理。”裴寂沒有再說什麼,他心中默默揣測著李淵的話,心想曆史真是個有趣的輪回,楊家的故事,可能又要在李家重現了。而這一次,李淵會避開當年隋文帝的錯誤,打算立長子李建成麼?

楊廣死後,宇文化及也學著李淵,立楊廣之侄楊浩為帝,自封為大丞相,掌管朝堂上的一切。隻是宇文化及和李淵相比,差得太遠。李淵是憑靠自己的能力起義,而宇文化及則是被司馬德戡等人逼著謀反的。宇文化及處理政務的能力遠遠不能夠,每於帳中南麵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對。

宇文化及在江都沒有停留太久,就帶著十萬大軍向西北關中方向前進。這也是那些造反叛亂的驍果軍盼望的,他們思鄉已久,急切想要回去。而此時,李密率三十萬大軍還在東都洛陽,等到隋煬帝駕崩的消息傳到洛陽後,洛陽城內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七人,立刻擁立留守洛陽的越王楊侗即位,並派人和李密議和,冊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魏國公。

李密擔憂自己兩麵受敵,於是接受了楊侗的冊封,準備調頭東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自然不是李密的對手,很快兵敗。眼見將士們紛紛叛逃,大勢已去,宇文化及歎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皇帝楊浩,僣皇帝位於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