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天策上將(1 / 2)

秦王大軍凱旋而歸那日,李淵親自去長安城外迎接,遠遠便看見旌旗飄飄,帥旗高揚。秦王李世民走在隊伍的最前端,他一襲墨黑鐵甲,躍馬揚鞭,提韁前行;顧盼之間,神采飛揚,意氣風發。

李淵看著自家孩子大勝而歸,成為天下間人人敬佩的秦王殿下,心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感動,他無比欣慰,無比自得,想要給這孩子獎勵他能給的一切。

關於李世民的封賞,李淵苦思冥想,到底想出來了一個絕妙之計。

隻聽李淵在高台宣布,“……封秦王為天策上將,置天策府,許自置官屬;並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

此詔一下,立刻引得眾人為之側目。裴寂等老臣大驚失色,李建成和李元吉嫉妒萬分,就連李世民本人,也被這道旨意給嚇了一大跳。

天策上將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師,而天策府則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並且還可以自置官屬,權力不可謂不大。這樣秦王就是在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之下的唐王朝第三號人物了。

“父親……”李世民看向李淵,隻見父親眼中充滿了期許和稱讚,這是一個父親看向兒子的眼神,而非一代帝王看待臣子的神色。李世民微微一笑,單膝跪地,“兒臣,領旨!”

“平身!”李淵笑著拉起秦王李世民,而後領著他登上高台,俯視下麵千千萬萬將士們。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尉遲敬德等秦王府的那些將領們,更是激動異常,全軍下馬大拜,口中高呼:“陛下萬歲,秦王千歲!”

李淵一時興起,給予了秦王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的權力,一時間秦王府風頭正盛,就連太子李建成,都被比下去了。裴寂見狀,苦口婆心的對李淵進言道:“陛下對秦王封賞太過,至太子殿下於何地呢?”

“二郎立下如此大功,朕出了封他為天策上將,還能再封什麼呢?”李淵不以為意地說道,“大郎向來穩重,不會因此多心的。”

裴寂道:“太子和秦王兄弟情深,或許不會多想,可是其他外臣呢,他們必會多想。”

“哦?”李淵問道,“外界如何說的?”

“大臣們都說,陛下恩寵秦王,百年之後想要將大位傳於秦王。”裴寂道,“甚至還有人傳,太子即將被廢了。”

“胡言亂語。”李淵生氣道,“朕從來沒有動過廢立儲君的想法,二郎雖然戰功赫赫,可惜他不是長子啊。”

“可是秦王戰功赫赫,又手握大權,難怪大臣們多思多慮。”裴寂道,“陛下應該給太子殿下一些立戰功的機會,否則太子殿下沒有什麼戰功,麵子上也不好看。”

“好,就依你所言。”李淵說道,“下次若有戰事,朕會讓大郎出征。大郎,一直是朕心中最佳的繼承皇位的人選。”

裴寂聽李淵如此一說,心中懸著的大石頭也總算落地了。看來李淵隻是想單純的補償李世民,而不是想讓秦王取代太子。

的確,李淵對於自己的這個次子,心中總是有愧疚的。尤其是當李世民的戰功越卓越,李淵對他的愧疚則越大。李淵明明知道,李世民的功勞再大,自己也不會讓李世民當太子,所以他才會拚命補償李世民,給他除了太子之位的一切,卻不知為今後埋下了大禍。

天策府建府的位置選在了洛陽,除了李世民擔任天策上將外,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世勣、宇文士及、劉弘基等人,也是天策府的官員。那時候誰也不知道,這些人,今後會輔佐李世民,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