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明辨是非(2 / 2)

“可惡。”李世民憤憤道,“我是後來才得知,喬公山與爾朱煥是受長孫無忌他們指使,這才上山告狀的。早知道事情會這樣,我就應該在行宮中,將此二人滅口。”

“喬公山與爾朱煥被陛下看管起來,想要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滅口,太難了。”杜如晦說道,“如今改立太子一事怕是黃了,陛下沒有降罪於秦王,已經是仁慈了。”

“難道太子就沒有錯嗎?”李世民憤憤道,“就算他沒有謀反,他也私運兵器了。”

“所以陛下也關押了王珪和韋挺,這才陛下沒有偏袒任何一方。”杜如晦說道,“秦王,你回長安後,不要為我叔叔求情。”

“萬一父皇要殺了他呢?”李世民問道。

杜如晦搖頭道:“不會的,要殺的話,王珪和韋挺也會被一起殺。不過罷官流放,怕是免不了的。”

“你放心,我不會忘記你叔叔的。”李世民保證道,“我也不會忘了你和房玄齡。等將來大事一成,我定給你們高官厚祿。”

“多謝秦王。長安人多口雜,您也要多加小心。”杜如晦拱手道。現在秦王的日子也不好過,太子開始提防他,陛下又在警告他,李世民一旦再鬧出什麼動靜,陛下定會龍顏大怒,不會像今天這樣,隻懲秦王府屬官,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李世民班師回朝後,李淵將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全都叫來了。他痛心疾首道:“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兄弟相殘嗎?”

李建成、李世民全都低頭不語,默默聽訓。

“李世民,跪下!”李淵嚴厲地訓道,“你想學楊廣嗎,想像他那樣弑父殺兄?”

“兒臣不敢!”李世民急忙叩首,弑父殺兄,這頂大帽子太重了,李世民承受不起。

“不敢?還有二郎你不敢的?”李淵氣道,“你看看你做的什麼事,在背後捅你哥哥一刀。現在全天下都知道了,你們兄弟不和。”

李淵說著說著,覺得心口發堵,氣得快要暈過去了。李世民急忙說道:“兒臣知錯,父皇息怒。”

“父皇息怒。”李建成也跪下了。隨後,李元吉也跟著跪下了。

“朕一直教導你們,要兄友弟恭。你們的母親,也因為你們兄弟打鬧,而罵過你們。現在,你們母親去世多年,她的話,你們怕是早忘記了吧。”

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時心頭一震,他們想起當年母親講過的漢文帝和淮南厲王的故事。當時竇清薇苦口婆心地說道:“‘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我可不希望你們像那樣,兄弟相殘。”

“兒臣錯了,辜負了父親和母親的期望,兒子不會和大哥再生嫌隙了。”李世民承諾道。

李建成也表態道:“兒子會好好待弟弟們,不會再發生今天這種事。”

李淵看在親情的份上,輕易的相信了他們。他嚴肅道:“這次隻罰你們的屬官,若有下次,別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皇帝的懲處很快就下來了,慶州總管楊文幹作亂,辭連東宮,責以兄弟不睦,歸罪於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天策兵曹參軍杜淹,並流於巂州。

李淵警告之意已經很清楚了,王珪、韋挺、杜淹的罪責,是挑撥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和,誰都能看得出,這三個人是太子和秦王的替罪羊,令皇帝真正生氣的,是秦王和太子。

而李淵不僅在警告李建成和李世民,也在警告東宮和秦王府的人,若再有人挑撥離間,便是流放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