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這些關係,簡家的生意一直順風順水,但簡粟禾並不滿足於此,他很清楚,若要真正立穩腳跟,那簡家就必須得出幾個進的了朝堂的後生,而這,也是讓他極為頭疼的一件事。
簡氏家大業大,簡粟禾發達之後不少過不下去的親戚都來投靠他,而他對這些人也算是盡心盡力,但凡是能安排進家族事務的都給安排了,能力實在不夠的也都給些錢糧,在萬安給找份差事也算是妥善安置。這些人裏麵不乏做生意的好手,尤其是那一眾後生,可以說是出了不少精明商人,但卻很少有能在朝堂之上謀個一官半職的。簡恭就是這麼一個人,不同的是,他不僅精於經商之道,詩賦方麵也頗有造詣,正是因為如此,雖然他隻是簡粟禾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但卻極受重視,雖然簡家不善從政,可若出個文壇大才也是極好的。也正是因為簡粟禾對他的重視,給他這個在簡家勢單力薄的“外人”帶來不少麻煩。
簡粟禾共有三子,老大老二皆有兩個兒子,老三則隻有一個女兒。本來,簡粟禾對老大家的孩子是極為疼愛的,所有人一直以為這簡老爺子是把老大當做了接班人,而老大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比起老二老三要沉穩許多。而也是在這個時候,簡恭出現了,這個年僅十二的小子短短的時間內便讓所有人意識到他的異於常人之處,十三歲時就顯露出極強的經商能力,而不久之後詩會上的一首極為豪邁的七言詩更是讓他名聲大噪,也是在這個時候,簡老爺子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起來這個後生,在之後的幾年裏更是帶著他赴了大小各種宴會,而在以前,老爺子每每赴會都是帶著老大的孩子去的。意識到了什麼的老大開始暗地裏針對簡恭,而對這麼一個十幾歲的小子他又能使些什麼手段呢?而且這簡恭畢竟是個“外人”,老爺子再怎麼看重他也不會把家業交給他。也許是並未把簡恭當做多大的威脅,所以也就沒有過多的去對付他。而待簡恭成年之後,當簡老爺子向眾人暗示簡恭其實是自己私生子的孩子時,老大終於意識到事情嚴重的一麵,而當他下定決心對付這個所謂的私生子的孩子時,卻發現已經晚了。
簡家的後花園裏,簡粟禾正與簡家書院的一眾先生們閑談。
簡粟禾本是出身農戶,自小大字不識幾個,所以對那些學堂的先生尤為敬重。在內心深處,他對知識是渴望的,而當初出資建書院也受到了這方麵的影響。
簡恭在簡粟禾一旁端坐著,一副很恭敬的樣子。在外人眼裏,他對簡老爺子是絕對恭敬有加,可以說,老爺子對他有恩,而他對老爺子也是時常抱著報恩的心裏。然而實際上,他恨不得老爺子立刻歸西,自己也好繼承這諾大的家業,老爺子總是在暗中打壓他,讓他隻感覺束手束腳,極為難受。旁人都認為簡恭是老爺子認定繼承家業的人,可在簡恭看來,這老家夥隻是在找一個管家而已。
正在幾位先生與簡粟禾相談甚歡之時,隻見一仆人從小徑走了過來,來到簡恭旁俯身低語了幾句,隻見簡恭臉色一變,略微露出猶豫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