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它將一些樹根皮和草莖在嘴裏咀嚼一陣子後,將它們撞入巢的底部。這樣連續嚼了三四口後,它會突然衝進旁邊的水草中,和它的心上“魚”說上一會兒話,然後體色變得更明亮,恢複體能後繼續勞動。這種周期性的拜訪能刺激其分泌出用於粘結材料的體液。當巢的末端和頂部完成後,巢穴就建好了,它看起來就像水底的一個高地,周圍布滿了建築的剩餘物。像這樣從早到晚不中斷,三刺魚用一兩天時間即可完成這一巨大工程。
巢建好了,雄刺魚開始四處尋覓中意的雌魚,並連哄帶騙讓它到自己的巢裏來排卵。起初,雄魚隻在雌魚前遊來遊去,向其“求婚”,可一旦這一花招不奏效,它便會頓生惱怒,背部脊骨直立,用它那強有力的魚顎上的幾根導向性刺骨把雌魚趕到自己的巢中。
在誘惑雌魚到自己巢穴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另一條雄魚,那麼便會發生一場激烈的搏鬥。這些體色鮮亮,背部脊骨因嫉妒和暴怒而直立的雄魚們在雜草中相互撕咬、追趕。爭鬥結束後,輸的一方鮮亮的體色馬上就會消退,偷偷溜回自己的地盤。如有可能,勝利者的體色會變得更加鮮豔,它遊向之前一直認真觀看搏鬥的雌刺魚,這次不會太費事就能將雌魚趕到自己的巢中,讓它排出一定數量的大魚卵。
建成的產卵巢是個一端閉合的管狀物。雄魚若要從中離開,一般會從開口的那端退出來,但是雌魚排卵後,會將產卵巢閉合的一端清理出一條路,使之成為一條通道。這一行為大有用處,因為此後雄魚可用魚鰭扇動通道中的水流,使魚卵獲得更多的氧氣。
雌魚排卵後,花心的雄魚便會將其趕出巢外,然後又會接連引誘其他五六條雌魚來巢中排卵,直到巢中有大約80枚魚卵為止。
然後雄魚會堆壘出一個防護裝置,這一舉動很有必要,因為一旦它遠遊,那些在巢中排過卵的雌魚,以及其他刺魚都會突然襲擊該產卵巢,將其撕為碎片,吃光魚卵。
防守時,刺魚的背脊是扁平的,一旦有敵人很接近時,它的背脊便會豎立起來,似乎在向侵入者宣告,它已做好守護家園的準備,如有必要,它甚至會犧牲自己的生命。
幼刺魚孵化出以後,魚爸爸的責任就更重大了,因為幼魚很快就能遊出產卵巢,如果魚爸爸沒有緊隨其後,將它們含在口中再遊回吐到巢中的話,它們可能就會被其他魚 吃掉。
持續不斷的照料、周期性的爭鬥,以及無法遠遊覓食,這些都嚴重損壞了刺魚的體質。它越來越消瘦,當它的孩子們離開巢自力更生後,這一模範父親常常會死亡。
在築巢時,雄三刺魚會變得異常勇敢,如果有其他刺魚騷擾,它會凶狠地咬入侵者的尾巴。
雄海龍則以另外一種方式照料幼魚。這種細長的魚將魚卵以及之後孵化出的幼海龍裝在身體的一個小袋內,與袋鼠的育兒方式相似。即使在幼魚最初能夠遊動的一段時間,一旦遇到驚嚇時,它們又會遊回魚爸爸的袋子裏。在斯裏蘭卡和圭亞那發現的海鯰(arius)保護後代的方式最為奇特,它們將卵含在嘴裏。
雌魚單獨照看魚卵的例子似乎隻有那麼一兩例。一種是長約三十厘米的胡鯰(aspredo batrachus),分布於非洲熱帶。這種魚的魚身扁平,腹部魚皮會變得柔軟且富有彈性,排出魚卵後,魚媽媽在魚卵上方輕輕遊動,使魚卵嵌入進它那富有彈性的皮膚裏,之後帶著它們四處遊動,直到幼魚孵化出來。幼魚孵化出後,魚媽媽腹部的魚皮又變得和之前一樣光滑。在兩棲動物中,蟾蜍類中的負子蟾與胡鯰類似,不同的是它是背部的皮變得很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