鯡魚在夏季產卵,冬季再次產卵,但同一條魚在一年內不會兩次產卵,因為我們已知夏季和冬季產卵的鯡魚是不同種類。後者在淡海水中產卵,前者在遠離海岸的地方產卵。
鯡魚卵的孵化時間大約為兩周,之前已介紹過,其幼魚和歐鰈幼體的樣子不同,因為它成長上已經更進化,魚嘴張開。
起初,幼鯡魚主要是魚身變長,長到大約4厘米時,身形瘦長,完全透明,沒有魚鱗。孵化後2到3個月後,幼鯡魚的體態開始發生變化:體長會長到大約4—5厘米,還會出現魚鱗,同時,魚身變成銀色,並變寬。
黍鯡也經曆了同樣的體態變化,當長到2.5-7.5厘米時,這兩種魚就是我們所見的銀魚。
2月、3月和4月時,銀魚中的90%是黍鯡,但7月、8月和9月時,小鯡魚的數量占主導。
從英國的南方海岸到地中海,都可見有沙丁魚棲息。在康沃爾郡沿岸捕捉到的一般的此類魚一般被稱為皮爾徹德魚(pilchard),而在法國水域捕捉到的叫做沙丁魚。許多人認為,如果買一罐小條型的沙丁魚,那才算是買到了真正的沙丁魚,而大條的根本不是沙丁魚,其實大一點兒的隻是魚齡更老的皮爾徹德魚。
可以說,在我們所有的食用性魚中,可能馬鮫魚是最美麗的:魚身呈黑、藍色的之字形帶狀交替,散發出銀色或古銅金色的金屬色澤,體色在黃色和亮麗粉紅色之間變化。
在春天和初夏,馬鮫魚以自由遊動的小甲殼動物為食,如水蚤、糠蝦(對頁的感光片上有糠蝦的插圖),還有常出入於水母中的水母蚤也是它們的食物之一。它們用腮耙將食物從水中濾出,馬鮫魚的腮耙在鯡魚中算是比較發達的。在夏末和秋天,馬鮫魚以小沙丁魚、黍鯡、三須鱈(rockling)和下褶鰻為食。
馬鮫魚夏季產卵,五六月時,在海岸附近可發現其漂浮性魚卵。此魚的季節性遷移常引起極大關注。一般說來,從10月到次年1月,馬鮫魚基本會遊離康沃爾海岸。隨著春天的臨近,最初可在距大西洋一段距離的地方捕捉到它們,但到5月,大群的馬鮫魚就遊到海岸了。六七月間,這種魚數量眾多,但在8月變得稀少,然後消失。到9月底,它們又再次出現,持續一個月,然後再次消失,直到次年5月才會出現。
在諾福克和薩福克海岸,五六月時能捕捉到馬鮫魚,此外,在9月到10月初期這一段時間,大約有六周可以捕捉到馬鮫魚。
關於馬鮫魚遷移的解釋可能如下:
春季時,此魚到海岸產卵,然後遊回到海岸附近的深水中。在夏末初秋時再次出現,主要是為了跟隨近海遷移的幼魚。因為大量事實表明,盡管馬鮫魚常以水蚤和其他自由遊動的甲殼類動物為食,但在夏末和秋天時,主要以幼魚 為食。
隨著冬天的臨近,我們海岸的海水逐漸變涼,因馬鮫魚在低於45華氏度的溫度下不適應,因此它們會遷移到大西洋比較溫暖的水域。如前所述,次年春天,由於產卵期臨近,它們又逐漸洄遊,因此我們又可在離海岸越來越近的地方捕捉到它們。
所以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在馬鮫魚的遷移中,產卵的本性、食物的供給、水溫的高低都會讓它們受到影響。
要討論馬鮫魚的遷移,還得先轉到鰻魚生活史這一問題上。海洋內有一種奇異的魚類,叫柳葉鰻(leptocephali),它們已被發現多年,柳葉鰻魚身扁平透明,形如寬帶狀。正如其名,柳葉鰻的頭非常小,體長7.5到12.5厘米不等。
柳葉鰻曾一度被認為與鰻魚是完全兩種不同種類的魚,但大約在20年以前,西西裏島的自然學家格拉斯在對太陽魚(sun-fish)腹部內的魚樣進行檢查時,發現柳葉鰻是鰻魚族的幼體形式。但是直到最近一兩年,才有人對柳葉鰻的生活史進行了不完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