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螳螂捕蟬黃雀後(1 / 2)

台上黃寶宣布打擂開始,鑼聲已經響過三遍了,竟然無一人前去挑戰。許是這三日岐山仙姑的歌藝太過霸道,聽說她挑落高手無數,今日再也沒人敢去自取其辱了。如此冷場之後,黃寶與司禮官耳語幾句,司禮官大聲道:“今日既然無人前來挑戰,便各自散去吧。”

下麵的觀眾卻不依了,一大早占個位子,特別是花了大價錢買到觀賞雅座的,等到現在,怎肯無功而返,紛紛嚷道:“岐山仙姑唱一曲!”

前排有人大聲叫:“黃寶黃公子也是此道高手,今日便來上一曲,一飽耳福!”

司禮官正等著這一句呢,便道:“今日既然無人挑戰,為了不掃各位的興致,我便鬥膽請黃公子先奏一曲,再請岐山仙姑出場。隻是此曲並非打擂,隻為大家助興便是了,所以今日的銅錢,便不用投了。有請黃公子!”

那黃寶去後台換過一身寶藍的袍子,得意洋洋的走了出來,想來他早就想在京城百姓麵前露上一手了吧,聽說這岐山仙姑便是他的父親推薦給皇帝,他焉能不乘此機會大大的出個風頭?隻見他在琴前坐定,自彈自唱,一曲《秋風賦》倒也如怨如訴、中規中矩,雖秋風瑟瑟之感過於濃鬱,但勝在其聲醇厚,也不失為上品也,想不到這個紈絝也並不隻是個草包,還是有點真才實學的。不知那岐山仙姑出場又是如何呢,賢之也生出了幾絲期待。

岐山仙姑一身黑衣,在眾人的千使萬喚中姍姍而來,她濃眉大眼,隻是嘴唇過於豐厚,是以並非美人,不過中人之資,但見她雙手平放在胸前,眼睛微閉,一曲《歸去來兮》,出口便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高昂激蕩,不讓須眉。

賢之卻覺得渾身一震,一股暴戾不詳的氣息,籠罩全場,五人均感到了隱隱的壓力,不過是一個歌藝擂台,如何竟使出如此陰損的招數?賢之與靖騰對望一眼,便知緣由。隻是在座的均是京城裏的凡俗父子,並非修道之人,這歌聲聽在他們耳朵裏,但覺震撼,卻並不知道這個高亢的聲音之中,蘊藏著一股邪惡的仙力,正在吸取他們的元神,用以修煉仙術。

賢之他們顧不上暴露身份,運轉仙力,護住元神,定睛看去,那岐山仙姑卻是隻得道的獅子,難怪其聲高亢,如平地驚雷,原來竟是河東獅吼術!但那股強大的仙力並不全部來自她,而是從擂台的後方流瀉出來,看來真正的高人還藏身與幕後,並未露麵,隻是設下如此一個局,是要請誰入甕呢?

賢之再探,發覺場內也有也有一股綿柔的仙力在與之抗衡,那舞台後麵的力量感受到威脅,仙力暴漲,欲將那綿柔之力壓下,那股力量卻如同涓涓細流,雖不強勁,卻始終與之抗衡,不管幕後的力量如何增加,依然立於不敗之地。隻是他們二人鬥法,勁氣早就超出了吸取凡人元神的那股力量的數倍,台下百姓如何能夠承受,輕者頭暈目眩,重者口鼻出血,那擂台之上的黃寶,離的太近,早就麵色青紫、七竅出血了,恐怕小命已經不保了。

賢之如何能夠看得下去,他運轉真氣,一聲長嘯,衝天而起,祭出炫音大法,他聲音圓潤溫和,如同和風細雨,撫慰著幹涸的大地。場內的凡人,即刻便覺壓力驟減,昏昏然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賢之一麵分出仙力撫慰受傷的眾人,一麵與那股力量正麵抗衡,靖騰法決一起,擂台的瑤琴穩穩飛來,琴聲錚錚,與賢之相和,共同對抗那股暴戾的力量。雙方的音域在空中打個照麵,那岐山仙姑已然不敵,口角處已有絲絲鮮血滲出。幕後的力量卻陡然消失,幾個身影子彈般的射到了賢之所在的棚子,將他們團團圍住,帶頭的,赫然正是那狐族洪韜!一大隊的天兵,憑空而降,已將賢之所在的棚子堵的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