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舉兩得(1 / 2)

“如此說來,喜寧一案就算翻篇啦?”

王振拚命抑製住心頭的怒意,落座後盡量讓自己臉上的肌肉保持鬆弛。他難以相信,時隔數年,當初在別院中受過自己脅迫的越王而今卻能反過來脅迫別人,而脅迫者與被脅迫者的位置正好調了個個!

眼看權勢如日中天的首席太監即將屈服,朱祁銘卻高興不起來,他緩緩放下茶盞,目光移向窗外。“王公公與喜寧之間的牽連算是翻篇了,本王與喜寧的舊怨卻還未了。”

“哈哈哈······”凝思良久,王振輕笑了幾聲,“於謙被民間傳得過於邪乎,真回歸朝中,他未必有什麼過人之處!用一人而挽社稷於危難之際,這恐怕是殿下的一廂情願。”

“無妨,反正在內外官看來,朝中用誰都是用,誰也不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那便讓於謙官複原職,回到京中,剩下的事便由時間去驗證吧。”

好在不是跑官要官,僅是官複原職而已,又非讓於謙升任尚書,那便成交好了!王振又恢複了氣定神閑的表情,“於謙的骨頭硬得很,殿下為他出頭,他未必會領情,殿下這是何苦呀!”

“公公放心,本王不以個人的喜好偏見看人,評判任何人都是出自公心,從不考慮什麼回報,隻求自己千萬別看走眼便行。”

恰在此時,宮牆那邊傳來陣陣琴聲,朱祁銘與王振立馬打住了話頭。

好熟悉的《瀟湘水雲》琴曲!朱祁銘很快就意識到此曲必定出自呂夕瑤之手,於是,他揮盡腦中的廟堂風雲,凝神斂息地聆聽起來。

《瀟湘水雲》是宋末浙派古琴家創始人郭沔的代表作。當年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瀟、湘二水之間遊航,感山河破碎,時勢飄零,便作此曲,聊以抒懷。

此刻,飄逸的泛音如涓流,似霧縷,把聽者帶進了一個碧波蕩漾、雲霧繚繞的世外勝地,曲中隱含的抑鬱感傷情懷被琴聲渲染得如泣如訴,仿佛可聞可見。忽聞曲風微變,撫琴者以古琴特有的吟、揉技法,奏出層層遞進的雄渾旋律,展示出一幅雲水奔騰的綺麗畫卷。音調漸漸升高,隨著琴聲在高、低音區大幅跳躍,按音、散音、泛音巧妙地融彙在一起,勾勒出了一道天光雲影、氣象萬千的壯麗景觀。

琴聲轉趨輕柔,仿佛雲水有聲,隻知低吟。終於在虛無飄渺之際,琴音悄然而歇,一切的幻象都歸於虛無。

“妙!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王振直直地站起身來,儼然忘記了方才的唇槍舌劍,“殿下,李氏琴藝超群,先前灑家還擔心春禧殿恐無人勝得了她,如今看來,灑家多慮了,一曲《瀟湘水雲》肯定出自呂希長女之手,李氏與她一比,還差了那麼一點點。”

眼下瓦剌對大明虎視眈眈,值此社稷危難之時,呂夕瑤借曲抒懷,一曲《瀟湘水雲》道出了國人的憂思與抗爭之意,極為應景,故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震撼效果。朱祁銘感念良久,緊隨王振站起身來,難抑心中的興奮之情。

王振深望朱祁銘一眼,“恭喜殿下如願以償!灑家今日若能回到禦前,必定錦上添花,勸皇上擬定冊書,封呂氏為越王妃,權當灑家獻給殿下的一份厚禮。”

順水人情而已,哪算得上什麼厚禮!再說,你擔心冊立越王妃一事久懸不決,便想快刀斬亂麻,不就盼著本王早點成婚,擇機赴藩麼?

本王偏不赴藩,看誰耗得過誰!朱祁銘心中犯著嘀咕,麵上倒是笑而不語。

這時,一名禦前內侍匆匆走了進來,“參見越王殿下。”隨即一臉諂媚地轉對王振,“阿父,皇上傳您速去雍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