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江南地區,其實就是以往楚國的領地,也是大楚的根基,不僅公叔家,大楚九成以上的望族世家都在此地經營多年,現在,自然也成了給政令推行帶來阻力的“重災區”。
號稱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農耕特別發達,以至於根本沒有荒地可開,土地兼並更是最嚴重的,朝廷這回一旦成功,便能從海量的田產上獲得農稅,相當於開荒收獲的數倍,當然了,這說的是這一年,再往後增加的田產稅收,估計就得是從開荒上來了。
同時,這裏文風盛行,“儲備舉子人數甚眾,文士名家雲集……”
“就在這兒鬧騰,使勁兒鬧騰,我就不信,連演戲帶宣講,咱們給皇上準備不出來,足夠把全朝官員統統換一遍的仕子來!”在宣講團出發之前,清露對兩個孩子這麼說。
四皇子和睿兒俱是信心滿滿。
現實情況也差不多,還沒等出京呢,自發跟隨宣講團的名士、仕子和百姓,就達到了近千人,所到之處聲勢浩大,這其中不乏渾水摸魚和想借此一飛衝天的,但更多的是真受了宣講團的感召。
到了後來,因他們的宣講主動向朝廷自薦,並經朝廷認定可以出仕為官的人,足夠將朝廷官員整整換上三次的,這還不算那些,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優秀、理當升遷、重用的原本官員們——公叔瑾的“人才庫”重來沒這麼豐盈過,比開恩科起到的效果都好,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吧!
“這就是古代的‘學|潮’啊,”清露洋洋得意,“我就說吧,就應該到太學、府學啊這些地方去。年輕人麼,最不缺乏血性,最容易被煽動起情緒來,不,應該說思想最先進,最擅長接受新生的管理方式……”
別說那些文官們不敢鬧騰了,就連清露看著那長長的名冊,都覺得難以置信,過了半晌才說,“我就說吧,這當官就是應該競爭激烈來著。”但這激烈程度也太嚇人了。
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世家大族中,分化得極為厲害,比如,祖父、父親在前麵聯手阻礙政令推行,這邊,兒孫們卻緊緊跟隨四皇子的腳步,一邊宣講,一邊和自家“舊勢力”做著鬥爭……
最鮮明的例子則非鳳家莫屬了,要知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四皇子也是鳳家的後輩來著,更別說,被四皇子“誘導”成功的那一大批鳳氏的表兄表弟們了,這個,是四皇子在此之前,完全沒有估計到的。
事後,四皇子想了想,認為這算是用另一種方式獲得了鳳家的支持,絕對是實打實的意外收獲。
整個鳳家卻因此鬧成了一鍋粥。
而類似的場景,還不知道在多少個世家中上演著。
“哈哈哈……”清露捧腹大笑,“好玩,真好玩兒!”
睿兒卻很認真地說,“姨母,其實有些事,並不是咱們表麵看起來的這個樣子。有些人家的後輩,是真的因政見不同和家裏鬧掰了,有些人則是被長輩派出來,故意這麼做的。他們打的就是腳踏兩隻船,怎麼都不落空的主意!”尤其是越到後來,這種現象便越明顯,別說望族世家和老牌勳貴們了,就是公叔家的那些堂兄弟們,這麼做的都有很多,和當初他和四皇子主動去招攬,完全來了個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