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又給公叔瑾造成了一點困擾。
他用手指撥弄著那些折子,輕聲自語道,“東北和西北也就罷了。”這些地方原本就是秦懷恩和清露的勢力範圍來著,三年前的冬天,東北那些人為了還清霜一個清白,聯合起來上“萬民書”的事,還曆曆在目。
“西南定是安平侯府出的力。”這個應該算是四皇子的勢力範圍了,是他樂見其成並一手促成的。
“關鍵是中原啊,尤其是燕京附近……”那裏是未來的都城,也將會形成新的政治中心,可以說睿兒“搶占”了這裏,就意味著睿兒從今而後在朝堂上舉足輕重、一呼百應的政治地位。
清露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接下來又有什麼打算呢?公叔瑾的手指不由地敲打起桌案來。
然而,這樣的問題,是根本不用旁人來告訴公叔瑾的,他也不會開口去問,隻要略一思索就能找到其中的奧妙:賑災!
睿兒去中原地區賑災三年,做任何事、用任何手段,全都沒避諱公叔瑾,現在取得了這樣的勢力範圍,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而清露所做的這一切,無非就是為了給睿兒以應有的保護罷了,到了現在,這些勢力範圍已完全為朝廷所用了!
想到這些,公叔瑾暢然而笑,不再有擔心和猜忌,一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欣喜,從心頭冉冉升起,和發現安平侯府乃至潘淩峰已為四皇子和朝廷所用時的感覺,那是一樣一樣的!
哪怕明知道這所有一切的背後,全都脫不了清露和秦懷恩的影子,卻依然如此,完全對得起清露和秦懷恩那句,“皇上這人不錯”的誇讚。
雖說這些報上來的折子內容大同小異,到京的時差也完全是因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可這其中,還是有公叔瑾想忽略都忽略不了的不同之處。
東北和西北的折子,簡直是如出一轍,它們不僅統計出了今年該繳稅的田產數量,還細心的核算了今後幾年即將新增的田產數量,用漂亮的圖表統計了出來,看得人一目了然、賞心悅目,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那可謂駭人的數量。
“王府小廝啊,希望學堂啊,果然不同凡響!”公叔瑾實心實意地誇讚道,他已從初次見識時的驚奇,到了現在的習慣,以至於將“清露有大才”的理念深深地刻入到了心中,再也無法抹去,更重要的是,如今這些人,正在為朝廷效力,為他所用。
距清露在雙嶺村開辦學堂,已過去了近十年,受過教育的孩子中,最大的已年近三十,早已娶妻生子,他們或是遠去西北在軍中任職,或是留在秦家村,為建設東北大糧倉添磚加瓦,還有些人,已成了秀才、舉人、進士……學會了一技之長在家裏種田、經商的,更是難以計數,就連當年最小的睿兒和櫻子,過了這個年,也有十三歲了,這不,就正在為朝廷辦差嘛!
而隻要學堂在一天,這樣的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清露、秦懷恩和公叔睿的勢力,在朝堂上正逐漸地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