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後遺症出現,引起人體免疫係統劇烈反應,輕則發燒,重則死亡。
楊順一直在盯著,他每親自幫辛笛抽血化驗,連隔離間都是他自己一個人進出的,在這種情況下,辛笛才有勇氣配合下去。
到了第三,辛笛的低燒退去,精神突然恢複,情況大為好轉,但他心裏還是有些害怕,以為自己是回光返照。
在楊順進來抽血,送出去化驗後,辛笛有點哽咽,道:“我不怕死……”
楊順豎起大拇指:“嗯,你是純爺們兒。”
“我舍不得老婆孩子,她們都那麼漂亮。”
“瞧瞧你,還自己不是顏值控。”
“你能不能當我女兒的幹爹?”
“等你真死了我再當幹爹吧,你要是沒死,別想和我攀親戚。”
“要是我沒死,等我女兒長大後,讓她給楊德獵當老婆吧,當了親家,你還是可以叫我大哥啊。”
“滾滾滾。”
兩人像是初次認識一樣,相互嘲笑打趣著,仿佛又回到當年上學的時候,那時兩人還經常討論苗女多情的故事,相互挖苦,最窮的時候都沒什麼錢,路邊的燒烤攤就能讓人高興好幾。
這時候,內線電話響起,裏麵傳來興奮的聲音:“楊教授,抗體出現了!”
抗體出現,意味著疫苗生效,他們成功了!
楊順其實早就知道,他在辛笛體內發現了抗體,比剛才的血檢還要準確。
看著呆呆坐在床上的辛笛,滿臉不可思議的樣子,楊順哈哈大笑:“我都過了,別一到晚想著和我攀親戚。恭喜你辛教授,你成功了,你成為了不會被感染的人!”
“還好我運氣逆。”
辛笛如釋重負,他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做這件事,幸運的是他賭贏了,接下來他的好日子來了,他的名字絕對會記入史冊。
有這個成功例子在,研究所裏的所有人都大著膽子接種疫苗,這樣就不會因為不心而被病毒誤傷,當然,這是在楊順親自帶頭打針,並且保證大家沒事的前提下,大家才敢接種疫苗。
至於這些疫苗會不會給各自的親人準備一份,大家一致決定暫時不用,畢竟內地至少看起來是安全的,疫苗應該用在其他人身上,比如研究病毒的科學家同行,以及沿海開放港口的一線醫護人員身上。
疫苗研製成功,這個巨大的好消息當晚上就傳遞到了中京,兩地召開視頻會議,聽取了楊順關於疫苗的彙報。
第二晚上的新聞聯播,首長公開向楊順帶領的紅楓生化研究所表示祝賀,感謝他們對全人類做出的貢獻,引起全國極大的轟動。
“華夏科學家萬歲!”
“這才是真正的希望之星!”
“每次都是鎂國英雄,終於等到華夏人拯救一次世界了,哈哈。”
“為楊教授等人祈福……”
粉絲們真的特別熱情,在楊順的微薄裏蓋了超過50萬的超級高樓,比那幾個鮮肉明星的微薄要有人氣多了。
人們的記憶中永遠留下這麼一幅畫麵,現代化生化病毒實驗室裏,十五個科學家站在一起,居中的楊順舉起一支的試管,這就是人類的希望,他點燃了生命的火種。
曆史將會銘記這一刻,或許這會是1世紀百年最著名的照片之一。
亂世之中,為了讓人類產生活下去的信心,必須要塑造出經典的英雄形象,給人們希望。
媒體迅速介入進來,深挖下去,這些科學家們服自己的家人,冒著生命危險做研究,妻子兒女與他們哭泣送別,如同送夫送父從軍一樣,這些故事已經頗為感人了。
誰也沒想到,辛笛還會冒著生命危險,成為第一個主動接受疫苗注射的科學家,陶琪敏教授那些以身涉險的前輩科學家,再加上辛笛,全都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
這些科學家的行為也激勵了一大批誌願者,甘願以身涉險,加入疫苗的臨床試驗。
尤其是中京八環郊區的一些農民,因為拆遷,很多農民都是幾千萬的身價,有錢後物質得到滿足,空閑的時間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