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立誌從事雕塑藝術的年輕人,手持著導師的介紹信,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不料,竟然意外路選,第二年,他依然熱情蓬勃地報考,但依然落選。他不灰心,參加了第三年的考試,不料,仍舊被拒。一位年邁的導師,甚至在他的名字旁邊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係浪費。”
就這樣,這個年輕人遭遇了沉重打擊後,失魂落魄地告別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聖地,甚至一度對自己的藝術追求產生了懷疑,滋生了放棄自己喜歡的這個事業的想法。
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的姐姐鼓勵他,要勇敢麵對自己的困境,執著追求自己喜歡的藝術。於是,他振奮精神,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練習雕塑的材料,用了再用,努力堅持自己的夢想。
一天,他去拜訪著名的一位著名的動物雕塑家,打算拜師,跟其學藝。按照已經查好的地址,他來到一個遠離城市的鄉村小院裏。
他站在院門前,狐疑片刻,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很難想象,如此一位聲名卓著的雕刻大師,居然會遠離鬧市,隱身於此,直到院內傳來一聲聲悅耳的敲擊聲,他才試著推開院門,朝院裏望去,隻見一個身材胖碩的老人,正站在一個猛虎石雕的雛形麵前,靜靜地沉思,當若有所悟時,便揮錘落鑿,發出悅耳的敲擊,如風一般自然清新。
年輕人看了下那個雕塑,充滿了疑惑,因為他發現這個這個猛虎雕塑的雛形,但在虎嘴,卻多餘了很多石料,這樣一來,看上去,這隻猛虎就若一隻沒有嘴、牙齒的猛虎,缺少了獸王的野性和威壓。
年輕人覺得有些失望,他覺得這個人也許不是那位動物雕塑大師吧,要不然,怎麼會雕塑出這樣不具備美感的作品呢。他甚至心想:這肯定是個新手,不然,怎麼會雕刻出如此下乘的作品呢。
正在年輕人遲疑間,隻見那個老人似乎下定決心,雙手一陣忙碌,隨著時急時緩的節奏,很快,在猛虎口下,出現了一隻掙紮著的兔子!當那隻企圖逃出虎嘴的兔子雛形初現,頓時讓年輕人驚呆了,他呆呆地望著這一幕,很快,一副生動的餓虎食兔的雕塑,就呈現他麵前,傳遞出一種緊張而激烈的生命掙紮感,瞬間震撼了那個年輕人。
年輕人驚呆了,他想自己已經知道那個老人就是他這次要找的人了。他帶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了院子,恭敬地問那位大師:“大師您好,請問您是如何確定這隻猛虎雕塑嘴邊是叼著一隻兔子的?”
大師轉身,看到了年輕人,爽朗一笑,說:“在你此之前,我已經觀察這個雕塑原材料幾個小時了,我仔細地研究了這塊材料的質地和結構,又費了一番心血雕刻,才有今天你看到的這個作品。”
年輕人聽後,若有所思。是啊,唯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換來藝術女神的青睞。他覺得自己不虛此行,於是向大師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並誠懇地表示,要拜在大師門下,請求大師的收留。大師也沒有拒絕,從此後,年輕人就跟著這位名叫路易·巴裏的動物雕刻大師學藝三年。
三年後,這位年輕人便憑借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和韌勁,開始在巴黎藝術界嶄露頭角,最後終於成為了一位在雕塑史上影響深遠的藝術大師。
這個年輕人就是法國雕刻藝術大師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