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所有的軍政敵手俱已除去,裝模作樣地罷黜奸佞,擢拔人才。沒過多久,就驕奢淫逸,政令無常。又值三吳大饑荒,戶數都已減半,有的郡縣甚至沒有人煙。糧食奇缺,富戶人家往往是身著綾羅綢緞,懷抱黃金美玉餓死。就連皇帝也常常吃不飽飯,挨凍受餓是經常的。
桓玄的野心極度膨脹,加緊了篡奪皇位的行動。他派親信幕僚卞範之知會安帝,如不主動禪位,就有生命危險。元興二年十一月,卞範之扶著不會寫字的安帝的手,寫下了禪位詔書。在大殿上,王司徒捧出玉璽,交到桓玄手中,安帝宣布禪位。桓玄正式登基,國號曰楚。把安帝安置到潯陽,封為固安王。當上了皇帝,桓玄自然要作威作福。大小官吏盡皆由他任免,就連九品官都得由他欽定。桓玄還酷愛遊獵,一日三獵都是尋常事。他還大興土木,營造宮殿禦苑。對工匠極其苛刻,稍有疏漏,即判死罪。整個是朝野動蕩,民不聊生。
元興三年〈404〉四月,劉裕召集劉毅、何無忌在京口相聚,正式提出推翻桓玄,共襄義舉。隨即三人在三地同時宣布起義,三路兵馬,兵鋒直指建康。劉裕義旗一舉,全國紛紛響應,很快集聚到幾十萬人。桓玄心虛不敢正麵迎戰,急忙挾持著司馬德宗,乘船沿長江西逃到江陵。劉裕率軍緊追不舍,與桓玄軍隊在桑落州激戰,桓玄大敗虧輸。桓玄繼續引兵西逃,到達崢嶸州布防。他打算在此扭轉局麵,以眾擊寡,打敗劉軍。
當時,劉裕人馬由於緊追疾進,兵力不過一萬人。而楚軍多達兩萬,是劉軍的兩倍。劉裕部下都未免怯戰。
劉毅見此情況諫言道:“大將軍,敵眾我寡,如果畏懼不前,敵人必有所乘。桓玄徒有雄豪之名,其實他膽小如鼠。前番桑落州大戰,也是敵眾我寡,不也把楚軍打得大敗。楚軍新敗,軍心不穩,我軍正可乘勢前進,兩軍相逢勇者勝,願大將軍勇猛進攻。”
“將軍之言正合我意,趁敵人立足未穩,向楚軍發起猛攻。”劉裕率先衝向敵陣。主帥帶頭,將士英勇。楚軍方要埋鍋造飯,怎禁得劉軍衝殺,登時大亂。劉毅更是采用火攻,楚軍落荒而逃,連夜挾帶安帝逃進江陵。桓玄本想休整一夜後,再帶著安帝逃向漢中。不料劉裕根本不給他喘息之機,連夜發動了攻城戰鬥。楚軍毫無鬥誌,轉眼城破,桓玄此時也顧不得安帝了,把他丟在江陵,自己帶著百餘名親信,乘馬要搶出城門。怎料到楚軍兵將爭相逃命,互不相讓。一員牙將嫌桓玄礙事,幾乎用刀把他砍死。幸得隨從保護,他們才得以出城。到達江邊上船時,桓玄身邊僅剩卞範之等十數人。
桓玄乘船沿江行駛,到達枚回州時,偏偏遇上毛裕之的幾百人的劉軍部隊。見是桓玄乘船,毛裕之下令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親信丁仙期、萬蓋齊用身體掩護,二人均身中數十箭而死。桓玄本身也中箭受傷,劉軍益州都督馮遷抽出佩刀上前,桓玄拔下頭上珍貴的玉導遞過去:“將軍,隻求留朕一命。”
馮遷回道:“隻要爾頭,不要財物。”手起刀落,桓玄人頭落在船上。
劉裕命將桓玄首級懸於建康城門示眾。
至此,桓玄建立的楚國,僅存在一年四個月,便覆滅了。
義熙元年三月,劉裕護送司馬德宗回到建康,這個被迫禪位一年多的傀儡皇帝又恢複了皇帝位。他當即降旨劉裕,都督中外諸軍事。劉裕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