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官,在下今天給各位講講開放的科爾沁賭博的幾個類型。看紙牌、推天九、骰子、開會局、壓寶、賭博的詭計識別。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看紙牌。看紙牌參加的人數比較多,不分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可以參加,但多數是消遣、娛樂、動輸贏的是少數的人。紙牌的點數似如麻將,但是沒有麻將中的東西南西風,隻有“紅花”、“老千”、“白花”可看成是麻將中的“中”、“發”、“白”,其餘的“並”“條”、“萬”的點數與麻將相同。各位先生,聽我說說紙牌的玩法:
第一種玩法,叫做看“對和”,一般參加者三到五人均可,手中攤九張牌,隻要配上對,既要算“和”,如果配上四對,就算有“叫”了,當別人打出牌和自己中的單牌配上對,或自己抓到一張,正好和手中的單牌配上對,就算“和”了。但是第九張牌必須是條子牌。“和”了,這一把贏多少錢,由參者事先講。
第二種玩法叫“看說和”一般也是由三到五人為宜,真正動輸贏的人都參加這種玩法,它比玩“對和”的檔次要高一點。這種玩法,每人手中也抓九張牌,其中九張必須“三三成付”才行。什麼叫“三三成付”?“一個並條萬各自相成”,比如:“二三四並”,或“四五六萬”,或“七八九條”,能有三個牌連成順序的就是成付。同時還有“叉付”。三個三條,三個四並,三個五萬,都可以叉而成付;還有橫付。橫付嘛,就是不同牌而點數一樣,這也叫“成付”了。比如:“六並”、“六條”、“六萬”、“七並”、“七條”、“七萬”,“八條”、“八萬”、“八並”,這也都叫成付了。九張牌全成付了,就算有“叫”了,但必須抓到第十張牌或別人打出第十張牌時,才能“和”。這第十張牌必須是“條子”。“二條”是兩個“和”,五條算五個“和”,一條算十個“和”。大家一聽也就明白了,如:“和了五把二條,才頂和了一把一條”的贏數,所以,雖有“叫”,但是不抓住“大條子”點數也不別輕易地喊“和”,這就叫看“大和”的人要掌握的時機。
第三種玩法叫“看馬掌”。這一類就不多講了。因為玩的人不多。
各位聽官,現在講天九牌。天九牌共有三十二張牌,其中有十六張牌紅點,十六張白點,紅點與白點都相同的點數。紅點和白點可以互相拾配使用,這就產生了不同的點數。其玩法……
講課的講了各種賭博的玩法,又告訴人什麼叫“開會局”和‘壓寶’,又講了投骰子的技巧,未了提示各位聽官說:
“賭博的要講賭博的道德,要注意的事項有:一是要甘心給設局的局東抽紅錢,不論輸贏都要給人家抽紅,抽紅費在百分之十左右;二是賭博的先生們不要在賭場上玩騙術,賭場上許多紛爭之事都是因為玩的人起奸心,定下暗號,以啞語來讓對方配合出牌,勸各位賭博不要行騙,不然惹起爭端可要吃官司的呀!”
貨郎身邊的童子附在貨郎的耳邊說:“大人,太陽高了,屋裏的日頭影子收縮了,咱們是不是吃飯去啊?”
貨郎不是別人,正是朝廷派來的八府巡按紀大人。聖上接到了高知府的奏本,見前後兩次奏本同出於高知府的手,而事情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貪官王子由通緝犯變了護善心小學建校之銀兩的功臣被胡子劫持,皇上要既信又懷疑,派紀大人化裝平民,裝成貨郎進入古城,微服私訪,捎聽民情民意,看這起前後兩次不同怕性質的案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紀大人聽著賭博的事,心裏在想,人生不就是一場賭博嗎,誰知哪件事的輸贏,賭場上靠運氣靠手法,當然也有騙術。自己身為巡按,化裝成平民,不也是行騙嗎,以假的身份來查尋真實的案情,與賭博現象不同,性質何異,他正在一邊聽課,一邊聯係自身,忽聽小童提示,也才覺得肚子也叫了,起身要和小童子去尋一處小吃館,這時就聽到啪地一聲,門被人一腳蹬開,一個人被人從外邊摔到屋裏的地上,緊接著有人叫道:“老子是天橋山好漢,不許聲張!要錢不要命!”
風俗館本是為了減少地麵上的動亂而開的,卻引來了一場劫難。紀大人身陷入困境,眾人與紀大人如何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