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搬兵剿匪(2 / 2)

高知府次日升堂,安頓了事務後,宣告:“紀大人來衙署,幾日內所安排的事務不變,紀大撤職原來的衙頭,是其失職罪有應得,本官原想再治罪他,因紀大人寬厚講情,不再追究,望你努力進忠,盡心於公務;官民重用,是紀大人慧眼識珠。望官民不辜負紀大人厚望!”

紀大人對高知府有所好感。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忙割地,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過去了,大寒又一年。”

高知府走到衙署後院的私人住所,聽到衙童正在背誦關東的二十四節氣歌。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二個節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二暑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個節氣,都有每個節氣的征候,衙童按著高知府的吩咐,學唐詩,背古文,也學習掌握關東的人文地理知識,這衙童是自己哥哥的兒子,十三四歲,高知府把他帶著身邊,做為書童役使,有時公務和私事也教他參於,為的是給他一個吃飯的條件,也讓他在自己身邊學點知識。衙童一邊背誦,一邊用筆在紙上寫著二十四節氣歌,看見高知府歸來,喜得放下筆,跑過來,說:“高大人,小民歡迎大人歸來。看,你留的作業,小民正在做呢!”

高知府用手刮了衙童一下鼻子,說,我來看看!拿起衙童寫的二十四節氣歌,不禁出聲讀了一遍,說:“關東寶地,民眾開荒斬草,春耕夏鋤,秋收冬藏,在勞動中總結出一套規律。可喜可賀!”

明月當空,星星滿天,高知府在府內宴請紀大人,給他接風。紀大人心存困惑,連日來流覽府中案卷,看到知府的斷案和為民排憂解難的記錄,很是敬歎這個地方的從四品官,可是這樣一個以公務在心的人,卻為什麼偏偏愛聽一個賣溜口的老頭講笑話呢!他單刀直入地問:“高大人,本官初來時,在衙門口遇到一個老頭,他說他是給你講笑話的,公務如此多,為何卻還情鍾於此呢?能否講給本官?”

高知府聽紀大人的口氣不是責備自己,他沉思一下,無限感觸:聽笑話,是因為無能力處置那些吃皇糧不幹事的人,是憂愁中無奈的選擇。可是能和這位紀大人實話實說嗎?不能。人心隔肚皮,誰知他紀大人是何等胸懷的人!他笑了笑,說:“大人啊,官務勞身勞心,聽聽笑話,放鬆一下,就等於休息呀!笑話也有智慧啊,在下缺乏智慧,還想通過聽聽笑話增長智慧!”

“啊!原來如此。不知那賣溜口的老頭能否再來府中講講笑話?”

高知府:“當然可以,隻要大人有興趣,在下明天請他來府。”高知府給朝廷的奏本,把落草的李縣官寫成了護官銀被強盜劫持的受害者,擔心這個假的情報給自己帶來災害,回來的路上李縣官自取滅亡,自作自受,少了一個心頭之憂,心得寬慰,也願意陪紀大人聽賣溜口的老頭來講笑話,趁機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