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複雜的檢查模式,看起來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不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半個小時後,除了冷鋒的那支中性筆之外,什麼筆都沒找到,關鍵的是李興寶那個被孫興認為很神秘的背包,也被公諸於眾,裏麵確實沒什麼東西,可以判斷李興寶真的隻是出於一種習慣所以才會時刻將背包護住。
“奇怪了,那到底是誰呢?”李興寶有些疑惑地問道,之前的憤怒變成了一種深不見底的恐懼。
我說道,“也有可能是那個人寫完紙條之後,就將圓珠筆扔掉了。”
秦孝點點頭,表示讚同我的說法。
李興寶皺眉道,“那怎麼辦?我們要不要回去把圓珠筆找回來看看?”
我立刻搖頭否定,“不,我們回去找圓珠筆根本就是件徒勞的事,第一,這裏空間那麼大,圓珠筆那麼小,無疑是海底撈針,而且就算我們找到了圓珠筆,那又能怎樣,沒有指紋測驗儀,我們憑什麼來判斷這支筆是誰的?”
確實是,這裏山洞那麼寬闊,別說是找一支筆,就算是找一個箱子,也是很困難的。況且,找到了也不能認定是誰的筆。
“那麼,我們就隻能驗證筆跡了。”秦孝嚴肅地說道。
李興寶馬上就反對道,“不行!我不讚同,筆跡可以模仿,也可以掩蓋,我們高中的時候模仿班主任簽字的筆跡,特別像,幾乎就是一模一樣,因此蒙混過關,得以騙過門衛出去了,所以說,這一招我不讚同,那個人一定會把他的字跡努力掩蓋掉!”
秦孝搖頭,說道,“不會的,一個人書寫的習慣是很難掩蓋隱藏的,我們每個人抄寫一段文字,一定會找到相似之處。”
“這個可以嗎?”孫興問道。
我說道,“我相信可以,畢竟寫了那麼多年的字,有些特點不是想要隱藏,就很容易就隱藏的,就比如你習慣在寫一撇的時候在末尾加一個鉤子,那就是一個人的特點,難以改變。”
大家想了想,現在也隻能用這個方法來驗證了。
於是大家便輪流使用冷鋒的那支中性筆,抄寫了一段罐頭上的說明文字,用的紙是宋貴英留下來的筆記本紙,大家在書寫的時候,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心理負擔。
一個小時後,大家終於將抄寫的文字統一交到了秦孝手中。
這些字體各異,但是粗略地看下去,跟那幾個字不同。
秦孝認真地看著紙條上的字跡,終於發現了它的一處端倪。就在“李興寶”的“寶”字裏,那個人很明顯習慣將“玉”字的一點寫得超過了底下的一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