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大學畢業論文,高中生小論文還是很簡單,不需要引用一大堆文獻,涉及到的知識很簡單,公式推導過程也清晰明了,李軒一路靠著感覺寫下來,思路順暢,沒有停頓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李軒為了方便計算,算出晝長公式,設置的未知量是當地緯度和太陽直射點緯度,實際上,考慮日期和當地緯度,公式更有實用性。
日期和太陽直射點有一個確定的關係,公式推導上可以互相替代,李軒之前就直接替代了,但具體是什麼關係李軒還沒去算。
李軒在寫論文的時候,沒有忽略考慮這個關係,順便把這個關係算出來。
天文學來看,日期和太陽直射點緯度可以很精確到每一分每一秒,不過李軒隻是寫小論文,沒必要搞得太複雜,盡量追求簡單,粗略算就好了。
怎麼做呢?
根據二分日太陽直射點緯度移動了23.5°,李軒口算就得出每一個月太陽直射點移動了7.8°。
這樣一來,就推導出晝長關於日期和當地緯度的線性關係式,通過公式,知道一個地方所在的緯度和日期,可以粗略計算出當地的晝長。
完美。
寫完論文之後,已經是晚自習下課了。
李軒搞定了論文,然後隻要將紙質版轉化成電子檔就好了,就這樣,帶著一疊草稿紙,回家就打開電腦開幹。
半個小時打完了文字,十分鍾用WORD的公式編輯器編輯好了數學公式,半個小時用數學畫圖軟件畫出示意圖,貼在WORD文檔上。
做完所有之後,李軒看著完整的小論文,別說,還挺有成就感。
“這樣就好了。”
檢查一遍,確認無誤,李軒很滿意,將小論文發給趙東明。
……
……
趙東明回家後在電腦前看電視劇。
這時電腦彈出收到郵件的提示框,標題是《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的計算公式》,趙東明有些愣神,情不自禁笑了起來:“這小子,可以啊,速度夠快的……”
他關上電視劇,打開郵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
認真地看了一遍李軒的論文,不論是用詞,和證明過程,都挑不了毛病,趙東明感歎,也許世界上真有天才這一種生物。
“從高一就寫出了這樣的論文,到了大學又會怎樣?”趙東明忽然很期待李軒的未來。
展望未來。
高中生有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李軒可以參加。
大學也有全國大學數學建模競賽,這是大學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每一年參加的大學生團隊都有上萬之多。
李軒也可以報名。
李軒的知識麵的廣度遠超同級生,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強,可以完成十分複雜的數學建模過程,憑李軒的本事,加入一個出色的團隊,一等獎可以說妥妥的。
這些成績都是會記錄在檔案,對評選獎學金、免試直升研究生有積極意義。
而他作為高中數學老師,跟不上李軒的步伐,隻能遠遠看著李軒大步往前走,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完成他年少時候想要完成的夢想。
現在呢。
李軒的第一篇論文,趙東明選定數學雜誌《數學之美》投稿。他自己都覺得李軒這篇論文寫得很好,非常好,被錄用的可能性很大。
這樣想,就替李軒高興。
從來沒教過這麼優秀的學生,趙東明發現他根本教不了李軒什麼,真的隻能在身後喊666,玩笑之語竟成了真,他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不管怎樣,論文發表出來,他必須收藏一本。
……
……
另一邊,李軒搞定了論文,洗完澡準備睡覺,卻意外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的短信:“李軒李軒李軒李軒……”
李軒有些奇怪,他的手機號知道的人還是很少的,不由問:“你誰?”
“你忘了那年夏天的西湖畔的董某人了嗎?”
李軒:“……”
“好了,不和你開玩笑,實話與你說,我是徐靈初的好姐妹,我叫董藍雨,上次下雨在校門口我們見過麵,你別管我怎麼搞到你手機號。”
李軒想起了上次下雨天校門口的經曆,此刻還曆曆在目,明白了是那個女孩子。旋即,就有些無力吐槽,有話能不能一次性說完,這樣發短信不用錢?
“有什麼事?”
“李軒,你是不是和徐靈初在交往?”董藍雨發短信說。
李軒愣了愣,輕笑著回複:“嗯,是。”
雖然還沒正式確定關係,但李軒覺得是。
董藍雨發短信寫著:“那就好,是這樣的,你不要和靈初說,我告訴你一件事。靈初特別想在英語節表演英語劇,因為她覺得高中不上台表演下就不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