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浪人是日本國內最不安定因素,是日本官府最頭疼的問題,因此木木想出禍水東移的策略,組織日本浪人去禍害外國,作為現在日本實際統治者,元明天皇一定會答應木木的請求。木木正是有這樣的底氣,他才敢實施這種計劃,而事情的發展確實按照他預料的推進,甚至事情的發展比他想得還要好。元明天皇不光答應木木的請求,而且給予木木無限製的支持,這意味著木木可以動用日本NPC軍隊。
有句成語說得好,時勢造英雄,木木的計劃之所以這麼順利的實施,這特殊的形勢有關,在新世界裏,日本各個勢力階層都表現出對當前環境不滿,都有改變環境的需求,而木木正好利用這個契機,他四下遊說,把這些勢力成功引入麾下,讓他擁有逐鹿天下的資本。
木木在遊戲裏掌控著日本全部實力,這麼恐怖的力量,他想不鬧出個大動靜,都不可能。木木非常享受這種擁有力量的感覺,對於這種感覺,他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這種感覺讓他想起小學那些日子,那時他是班長,被老師賦予管理班級的權利,那時他想揍誰就楱誰,不過這種感覺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不見。沒想到,現在又體會到這種感覺,他要好好爽一下。
木木最終的目地是帶著日本把東亞區所有的國家都欺負一遍,不過他再狂妄,他也不敢帶著日本單挑所有的國家,要達到目的,這是要講究策略的。
木木采用‘各個擊破’的戰術,當然,東亞區值得木木用這個戰術的國家沒幾個,首當其衝就是韓國,不過韓國的遊戲實力太強,以日本的實力,去惹韓國,純粹是自己找死,而木木這一次要有一番大作為,因此他要先帶著日本人去欺負東亞區其他國家,等到他爽夠了,最後才會去招惹韓國,木木已經計劃好了,他把‘替日本人收屍’這個崇高的任務交給韓國人。
東亞區遊戲玩家數量超過二千萬的國家有5個,除去日本、韓國外,剩下3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木木的首個攻擊目標就在這三個國家裏選擇,至於木木最後選哪個國家下手,他還要做一番考量。
俗話說,柿子挑軟的捏,木木首先對這三個國家的遊戲實力進行一番對比。根據聯合網絡最新統計數據:印度尼西亞遊戲注冊人數達到3000萬,玩家數量居東亞區第三,玩家人數隻比韓國玩家數量少一點。菲律賓遊戲注冊人數達到2500萬,越南遊戲注冊人數達到2400萬,這兩個國家玩家數量分別居東亞區第四、第五位。從數量上看,印度尼西亞實力占優,當然實力的比拚,不能光看數量,還要看質量。
由於《新世界》這款遊戲剛運營,玩家的實力沒有直觀數據可以體現,當前判斷玩家的實力,隻能從玩家的自身能力、以及玩家投入到遊戲中時間和金錢來判斷,而一個國家精英玩家數量總是有限,隨著玩家數量增大,玩家的素質就會下降。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遊戲界得出一個判斷玩家實力的指標:一個國家遊戲玩家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所占比重越低,那麼這個國家玩家平均個人實力越強。不過這個指標不能單獨使用,他還要考慮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遊戲普及程度等多個因素。
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這三個國家都是東南亞國家,國家地理位置相近,各項經濟和遊戲指標基本相同,因此用遊戲人口占比這個指標可以準確判斷玩家的素質。印度尼西亞人口有2.5億,而菲律賓、越南的人口都隻有1個億,印度尼西亞人口是菲律賓和越南人口的2.5倍,但是印度尼西亞的玩家隻比菲律賓多500萬。因此印度尼西亞玩家質量占優,就這樣,木木首先把印度尼西亞排除在外。
如果按照實力來選擇攻擊目標,那越南會成為木木的第一個刀下鬼,可是木木並不準備這樣做,他還是想第一個欺負菲律賓。雖然菲律賓的實力比越南強,不過這個強得有限,不足以讓木木改變主意,菲律賓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它離日本太近了,木木對菲律賓下手,可以打它個措手不及,當然這還是最吸引木木的,最讓木木看重的是菲律賓人的性格。菲律賓人屬於牆頭草,沒有是非觀,沒有原則性,他們被攻擊後,抵抗不是很頑強,稍有風吹草動,跑得比兔子還快,再者他們被打敗後,會主動選擇投降,甚至給他們一些好處,他們會迅速轉變身份,成為一個合格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