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人情感迷惘的反光鏡(代序)
初讀杜立新的長篇小說《愛無藏身之地》,會感到作者在文字表述的某些地方上有些饒舌;但讀著讀著,便會被故事本身的張力所打動,遂進入到作者所設定的亞當與金玫的欲說還休的婚外戀情境。
這個情境呈現了這樣一個過程:先是相互吸引,繼之是熾熱愛戀,爾後是猜忌蕃衍,最後是日漸疏遠。你不能不承認,這是一個真實到驚人程度的婚外戀故事,它以強烈的紀實性品格,幾乎是同步反映著現代人正在身陷其中的情感迷惘。
原屬一個公司相互不生也不熟的亞當與金玫,因一樁減肥產品的廣告業務彼此接近又親近起來。在廣告業務上遇到難處的金玫,有求於精明能幹又有諸多社會關係的亞當;而早就覬覦著白領麗人美色的亞當,巴不得有這樣一個天賜良機;而這種相互遊動和相互靠近,又恰遇亞當對疲憊乏味的婚姻現狀心生厭膩,金玫也剛剛走出不成功的婚姻。內因、外因都一應齊備,兩人便從你試我探,漸到你貪我愛;基於愛的情和出於情的欲,都在激烈的碰撞中激蕩和進發,遂在生活上和情感上誰也離不開誰。事情的發生自然而然,而且也基於互賞與互愛。但當這種關係確定下來並漸次深入之後,新的問題又萌生和凸顯出來:亞當隻想把金玫當作情人,而金玫不甘心隻作亞當的情人;亞當不高興看到金玫和別的男人來往密切,金玫不願意隻吊死在亞當一棵樹上。由此,那份偷情尋歡的甜蜜便滋生出越來越多的苦澀,不在一起會思念,到了一起又吵架,兩人由傾心相戀不可遏止地就發展到了相互猜忌和相互怨艾。原想走出疲憊和失敗婚姻的亞當和金玫,又走進了越來越不盡如人意的婚外戀的泥淖。
品嚐著這由甜變澀的愛之苦果,真是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究竟是哪兒出了毛病?
小說很注重生活事象的細切展現,更注重人物心理的深入揭示。熱戀時的亞當與金玫,你錦心秀口,我聲應氣求;兩人真是悠然心會,靈肉相諧。離心時的亞當與金玫,你疑神疑鬼,我心煩意亂;兩人竟短爭長,日坐愁城。正因作者在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層麵上做足了文章,作品無論是寫男女主人公的愛的聚首,還是寫男女主人公的愛的分手,都有立體性的內在依據和潛層次的心理深度,表現出了現代都市知識男女在愛戀追求上的複合性與複雜性。
饒有意味的是,作者由稀鬆平常的生活細節入手,不知不覺就寫出了事情與其願望漸行漸遠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結果,使得作品充滿了意蘊深長的大大小小的悖論現象。比如“既外向又內向,很情緒化”的亞當,在開始交往時以其多情與癡情引動對象,而當關係相對穩定之後,內向會表現為超乎尋常的多疑,外向會表現為惴惴不安的焦躁。金玫與別的男人在一起他有疑心,金玫與他在一起時接了別人的電話他也有疑心;結果精明反被精明誤,敏感反被敏感累,那份本在尋求愉悅的情愛關係日漸變成一種不堪負荷的人生重累。還有那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手機,既可用它隨時相互聯絡,也可用它彼此牽製;有它既便利了溝通,有它也有益於監控。正是手機,給亞當、金玫增進了情感,也平添了煩惱;正是手機和手機的話費單,讓亞當妻子發現了問題,找到了破綻,從而使亞當的婚外戀情全部暴露。人在自己創造的事物中獲其利,也在自己創造的事物中獲其弊;生活就是充滿了種種辯證關係的現實存在。
亞當與金玫的熾熱戀情在持續燃燒了一年多之後,漸漸由熱變冷,最終不了了之。但從兩人的心態來看,他們還在惦記著對方,仍在等待著什麼,並未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隻有那種無所適從又由顯變隱的情感迷惘,才是他們結結實實的人生收獲。
在這裏,我們從作者那看似輕鬆的敘事文筆中,不難讀到其內蘊的深重,及至是某些含而不露的悲劇意味。
當下社會尤其是當下的都市,在講求利益、釋發欲望的時風的吹拂下,人們從一種相對封閉的形態走向了相對開放的形態,婚姻、愛情這些人生的主題勢必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自律與自控就顯得特別重要。《愛無藏身之地》裏亞當和金玫的故事,從失控的角度講述了自控的必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現代都市人情感迷惘的藝術反光鏡。
白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