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臣心所向(1 / 3)

京都之中,終於傳來作為大司馬的漢中王劉奇即將班師回朝的消息,京都內外,一時間沸騰起來,壓抑已久的百姓商人紛紛奔走相告,為此慶賀!

如果說劉奇這大半年在外,京都之中動蕩,誰最難受?那無疑就是京都之中的百姓和商人了,百姓紛紛擔心,要是劉奇出了事情,那自己手中的土地良田,能不能保住是一個大問題!至於那些商人,心中對京都的穩定惦念就更深了,畢竟京都亂起來,人人自危,誰還有心思來商鋪買東西呢?

鎮平南門外,天子率領著公卿百官親自出迎,道路兩旁,滿是聚攏而來的百姓,誰不想一睹名滿天下的漢中王的風采呢?

這樣的大陣仗,自然是三公九卿在前,身下的官員多少有序的跟隨在後,三公九卿之後,為首的就是尚書令陳紀和禦史中丞蔡勇,二人身後各站著一人,正是尚書左丞荀彧和大司馬軍師祭酒戲誌才!朝野上下,誰不清楚,這段時間京都之中,大司馬不在,京都之中真正能做主的,就是那位表麵上沒有任何正式官職的大驃騎將軍軍師祭酒戲中戲誌才!

看到道路兩旁的百姓,荀彧淡淡的說道,“誌才倒是好手段!這京都之中上下兢兢業業,民心不穩,誌才隻用這一招,就讓京都上下百姓上下一心,沒有人敢對大司馬不敬!恐怕大司馬回京之後,少不得對誌才的賞賜!”

戲誌才輕輕一笑,荀彧這家夥,這是眼紅自己的功勞了,畢竟當時自家主子臨走之前,叮囑過太平時京都大小政事全部交由荀彧決斷的,若是有亂,那京都上下事物,全由自己決斷!現在京都的混亂,被自己基本擺平了,可自己的日子好過,荀彧的日子恐怕就沒有那麼好過了!畢竟在他治理京都的時候,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叛亂事情,而且事先沒有多少預兆!

戲誌才心中輕輕腹誹了兩句,若是讓荀文若這家夥知道自己前幾日早就和自家主子在宛縣對策,商議京都之中的事情,不知道會不會讓荀彧更加憋屈!

可戲誌才心中也清楚,荀彧這家夥在處理政事方麵,絕對是王佐之才!也難怪自家主子看中,自己沒辦法和這家夥走太近,可也沒必要為了這樣的小事結下私怨!

當下戲誌才開口說道,“文若又何必如此!京都太平,乃是我大漢的幸事!更是我大喊公卿合力奮鬥的結果!戲某豈敢一人攬功?再怎麼說,文若帶兵率人設伏,清剿意欲攻打皇城的賊寇,這乃是大功一件!王爺明察秋毫,功過分明!斷然不會忘了文若功勞的!”

聽到戲誌才如此說,荀彧心中更加苦澀,當時自己隻知道有人意欲偷襲皇城,等到被人請到皇城之中,才知道作亂的是何人!在那種緊急情況之下,荀彧心中縱然糾結,也隻有硬著頭皮頂下來!

可更讓荀彧沒想到的是,戲誌才這家夥有那麼大的膽子,竟然率人將宮城屠戮的一幹二淨,除卻五官中郎將高順及其帳下的精銳士卒黑衣衛,整個內宮隻剩下天子孤零零地一個人,端的是孤家寡人!

荀彧縱然驟然反應過來,戲誌才這家夥將自己給算計進去了,畢竟自己才是尚書左丞,是尚書台的主事人,若是沒有自己人的點頭,那戲誌才一介白衣,斷然無法進入皇城!若是天子借著這個機會心生怨憤,除卻恨那位在朝中勢力無雙的大司馬劉奇之外,第二個惦念的對象恐怕就是自己了罷!

換句話說,戲誌才這一舉動,直接是將荀彧逼得和那位站到同一陣營之中了,若是以前,那位若是出了萬一,荀彧最多隻是受牽連,可現如今,那位要是在朝廷的爭鬥上敗了,那恐怕陪著那位去死的認知中,定然有潁川荀氏!

戲誌才這話,明麵上看似在褒獎荀彧,實際上卻是在警告荀彧,你丫別不識趣,以後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又有什麼好爭鬥的?我懶得和你爭,不是不代表爭不過你,你要是想鬧事情,那位首先不會饒了你!明察秋毫,功過分明!也要看你做的是什麼事情,功勞是對誰而言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