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遇劉巴(1 / 2)

偌大的刺史府後花園,隨著劉表的一聲令下,該平的平,該拆的拆,以劉氏家廟為中心,在一天之內楞是造出來一個幹淨整潔的廣場,順帶著在家廟左邊立起來一棟別致的木屋。

家廟正前方,立起來一個三尺高一丈長短的台子,劉奇跟在父親身側,對湧進來的人一一行晚輩禮,大半個上午過去,劉奇的笑容已經僵住了,自己以為隻有在後世需要虛偽應對,沒想到,當一個貴族比自己前世應付他人還累。

日漸高升,劉表帶著劉奇來到宗廟門口,示意劉奇在宗廟前跪下,親手將下人遞過來裝著血淋淋的豬、牛、羊腦袋的盤子依次放在案幾上,退了兩步,在劉奇身前跪定,朗聲道,“今日吾兒元服,謹以三牲禮告蒼天,願天佑吾兒騰飛九天!“說完叩首謝天,劉奇也跟著叩首。

劉表又喊道,“今日吾兒加冠,謹以三牲禮告後土,願地佑吾兒健康長壽!“話畢,叩首謝地。

劉奇覺得自己都成了磕頭蟲了,先是給老天磕了九個頭,又是給大地磕了九個頭,不行,自己以後一定要廢止這動不動就磕頭的規矩,就在劉奇神遊九天的時候,劉表又開口了,“壬申年癸卯月丙辰日,吾山陽劉氏子奇成人,日前謹以告祖宗,今以三牲禮,請我劉氏先祖在天英靈觀禮,佑我劉氏子孫福澤綿延!山陽劉氏宗子劉表景升告諸祖。“……

祭祀已經完畢,劉表拉著劉奇走上搭建好的台子上,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開口道,“今日犬子元服,謝諸位登門觀禮!“說完朝著人群揖禮,劉琦隻能乖乖的按照吩咐站在台子上,像個木偶一樣等待安排。

劉表走下台子,在人群中寒暄幾句,“荊州賢者無出蒯氏之右者,今請蒯氏賢兄弟為正賓、讚者。“

一身深衣的蒯良帶著笑意走向了高台,往日裏不管什麼事蔡氏都要插一腳,不過從今天的事情看來,劉表還是更倚重自家兄弟。

蒯良走到高台上站到劉奇身前,長揖一下,就轉身走到劉奇身後站定,台下的蒯越端著一個木盤,緩步走向高台,劉奇跪坐在席上,待到蒯越端著盤子跪坐在一旁,蒯良才直挺挺的跪在劉琦身後,替劉琦解開那兩束紮的衝天的總角辮,拿起盤中木梳,在盂中蘸了些水,一絲不苟的替劉琦梳起頭來。

將劉奇的長發挽緊,蒯良就起身朝著台下走去,站到台子的台階上,劉琦跟在蒯良身後,在台階上行完揖禮後回到台上。

蒯良接過劉表親手遞過的盤子,再次走上高台,神色肅穆的開口道,“吉月令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以介畢福。“

劉奇跪坐在席上,朝著蒯良拱手道,“謝賢者賀,日後定當與先賢共勉。“

蒯良這才跪坐在劉奇對麵,將盤子中的紫金冠束在劉奇頭上,“汝今已成人,當著深衣外袍,明尊卑規矩。“

劉奇起身長揖,“尊賢者訓。“說完朝著家廟左側的木屋走去。

木屋中的幾個侍女手腳麻利的幫劉奇換上深衣,著上外袍,就把劉奇往外推去,今天這麼重要的日子,自己幾人可不想惹得老爺夫人不快。

劉奇出來走到蒯良麵前,再次長揖,“望賢者持戒律,糾吾過,言吾錯。“

蒯良長揖道,“既已成年,吾輩中人當共勉之。“

劉奇衝蒯良拱手示謝,走到劉表身前,長揖道,“劉氏家生子奇,曰大曰可為奇,今已成人,望宗子賜字錄族籍,以示劉奇成人,以告先祖英魂。“

劉表頷首道,“琦者,美玉也,汝日前有言,自身算不得良才美玉,故去玉曰奇。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汝當勇猛精進,亦當慎言慎行,方可複為美玉。瑾者,謹也,亦美玉也,今賜汝字子瑾。“

劉奇拱手道,“奇雖不敏,敢不夙興夜寐。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吾當銘於五內也!“

劉表帶著劉奇走到家廟前,拱手道,“山陽劉氏劉表景升子劉奇子瑾,今日冠畢,特以告先祖。“

劉奇跪在地上叩首道,“山陽劉氏子奇,今宗子長子也,今日元服,已成成人,特以告慰諸先祖在天之靈。“

等到禮儀完畢,隨著劉表一聲禮成,諸人自去刺史府廳中赴宴不提。

看到眾人神采飛揚,劉奇卻早已懨懨,提不起一點精神,本來漢江對岸還在打仗,襄陽城中為了自己的冠禮卻折騰不休,劉奇心中忽然害怕起來,他害怕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孫堅突破樊城防線,自己可就罪莫大焉了!心有所思,不自覺的表現在了臉上。

“我兒今日加冠,為何如此不快?如此豈非君子之行哉?”母親陳氏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劉奇身畔,毫不留情的指責劉奇。

劉奇悄然道,“不是我不高興,實在是如此時節不該如此奢靡,五萬將士在對岸樊城作戰,襄陽城中卻為了孩兒冠禮大肆操辦,我心中甚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