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世時,征調全國的人力和物力,進行了兩項浩大的工程,一是萬裏長城,二是秦始皇陵。作為統治階級的最高代表人物,秦始皇把死後安葬的陵園視為皇權和榮譽的象征。從13歲即位起,他就開始著手修建陵園,前後曆時38年(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建時間還要長),征集的勞役最多時達70萬人,其工程之浩大、占地之廣闊、珍藏之豐富,堪稱世界陵園之最。秦始皇兵馬俑,僅僅是秦始皇陵眾多陪葬墓中的一個,雖曾經遭到戰火的毀壞,但它的發現還是令全世界為之震驚,為之讚歎不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大凡到中國來的外國友人,位於西安東郊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他們必往的,他們一定要前去領略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獨特魁力。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堪稱中華傳記體史書之最,有“無韻之離騷”的美譽。《史記·始皇本紀》對秦始皇陵作了精彩描繪:“九月,葬始皇驪山”,“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相機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也就是說,秦始皇死後葬於驪山(今陝西省臨潼縣境內)。修建墓室時深掘至第三層後地下水湧出,秦人采用銅鑄之法堵住地下水後再將棺槨放入。地宮之中遍布奇珍異寶,並用機械方法灌入大量水銀,以象征江河大海,地宮上下還刻繪有日月星辰和地理地貌。秦始皇陵地宮之富麗壯闊由此可見一斑。
秦始皇陵距今已有2 000多年,其間曆經戰亂,多遭劫掠,加之秦始皇為了避免自己死後陵墓被盜掘,修建了許許多多規模宏大的陪葬墓群(秦始皇兵馬俑隻是其中的一座),令人真假難辨。那麼秦始皇陵地宮的確切位置究竟在哪裏?地宮內部的情況究竟怎樣?大量陪葬的奇珍異寶及秦始皇本人的棺槨是否被盜掘或破壞?種種疑問一直困擾著考古界,也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國內外學者對如何勘測、何時勘測秦陵,眾說紛紜,討論的核心是在不掘開陵園的前提下,如何準確地探查地宮的詳細位置。經過反複論證,最後決定利用秦始皇陵地宮內埋葬有大量水銀,應該在地表土層有所反應這一點,來進行探查。1981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中的多達125 000 m2的封土,利用現代痕量分析技術進行了汞含量測定,結果發現在其中大約12000m2範圍內的汞含量異常,比周圍土壤的平均汞含量高出200多倍,集中分布於秦陵內城的中央地區。這一測定結果與史料中秦陵地宮中灌有大量水銀的記載相吻合,從而進一步證實,秦始皇陵地宮的準確位置應當在秦陵地區內城的中央地帶。至此,多少年來一直困擾考古界的秦陵地宮位置之謎終於解開,而化學學科中的現代痕量分析技術對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這一成果堪稱化學與考古兩大學科完美結合的成功範例。
秦俑顏色蛻變的秘密
秦始皇陵位於今陝西省臨潼驪山腳下,距今已2000多年,曆經戰亂,多遭毀掠。地宮的秘密,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對秦始皇陵園的勘查、發掘斷斷續續進行了幾十年。直到1974年在陵園東側出土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後,才揭開了秦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組成部分,共有四坑。一號坑坑長210m,寬62m,共有武士俑、車馬6000多尊,俑士身著鎧甲,免胄或戴幘,護腿以膝縛,脛衣或跗注,手執戟、鈹矛、戈等長兵器,或者身著戰袍,腿紮行滕,足登淺屢,免胄束發,手執弓箭。坑的東西兩端各有三排武士構成“前列”和“後列”。南北兩側各有一排武士構成陣的“側翼”。陣中的士兵俑全是麵向東,使整個俑群陣具備了鋒、翼、衛的功能,反映了秦軍是一支攻擊型的部隊。它的鋒部橫列整齊,兩翼向東延伸,有六個俑包住鋒之兩端,形成“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鉤”的形象。一旦對敵,前鋒改變隊形,左右翼彎曲如鉤地展開,形成包抄。後衛俑同前鋒俑一樣整齊,可以說是“無前無後”的配置,適應了回軍轉陣,“以前為後,以後為前”的需要(《軍誌》)。所以秦兵馬俑一號坑布陣陣表堅固,陣體雄壯,可“發於肩膺,殺人百步之外”(《孫臏兵法·勢備》)。其“強弩在前,錟戈在後”,表現了秦軍的進擊思想,執弩的前鋒在射擊之後,可隨即分開,居於兩側給主力讓路。也可和後隨的主力分開,形如犄角,夾擊敵人,隨機而變。這說明了秦軍布陣疏闊其表、隱變其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