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常見動物與分類(3)(1 / 3)

金絲猴分為四大類: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其中前三種是中國特有的,第四種生活在越南。

金絲猴一般群居,常常數百隻聚集在一起,前呼後擁、神態自如地穿梭在莽莽林海之中。金絲猴是性情溫和的“紳士”猴。川金絲猴長了一個朝天鼻,所以俗稱“仰鼻猴”。藍色的臉龐,藍色的嘴唇,眼圈也是藍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還長著一身金黃色的長毛,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像披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小金絲猴的出生,是全體金絲猴的樂趣。這些成年猴子成天圍著母子倆,欣賞著小寶寶,珍愛有加,甚至從猴媽媽懷裏把幼猴搶走,邊跑邊吻個沒完。於是人們將這一行為稱做動物界的“阿姨行為”。

金絲猴大都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上。它們平時在樹上生活和玩耍,很少下地行走。

金絲猴也有語言,如:“呱——呱——呱”表示安全;“咕——咕——咕”是“哨兵”的警報聲;“嗚哇——嗚哇”說明它們餓了;“咯啊——咯啊”是渴望親熱的呼喚聲;“依——喔”是高興的表現。金絲猴是一個真正的“素食主義者”。春天,它們以樹木剛長出來的嫩芽、嫩葉和花朵為食。秋天到了,它們就吃樹上結的果實、種子和樹皮。雄性金絲猴總是跟“家屬”呆在一起,平時為家人們放哨,陪它們一起活動玩耍,一旦遇到敵情,它們會立即成群迎擊,亦或掩護“家屬”撤退。

駝鹿是體型最大的鹿類。它們的身軀高大,並且長了一身棕黑色的皮毛,這也是區別於其他鹿類的標誌。它們有駱駝一樣寬大的口鼻和高聳的駝峰,雄駝鹿頭上還長了一對寬大的鹿角。駝鹿的生活很孤單,除了在冬天有少數幾天和其他駝鹿能有短暫的相聚,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獨來獨往的。駝鹿幾乎沒有天敵,它們的體重達600千克,力大無比,所以幾乎沒有動物敢招惹它們。

駝鹿喜歡吃水生植物,尤其喜歡站在淺水中吃水草。直到水麵上的草吃得差不多了,它才把整個頭埋在水中,撈取水草吃。駝鹿每年都要換一次毛。四五月間,駝鹿的毛便開始脫落,首先是耳朵和鼻子,然後是背部和四肢,依次脫下。一個月後,它們便換上了一身嶄新而涼爽的“毛皮大衣”。繁殖期到來時,駝鹿就會遷徙到固定的地點進行交配。若兩隻雄鹿同時看中了同一隻雌鹿,它們就會展開一場激烈而壯觀的格鬥。隻有獲勝者才能取得與雌鹿的交配權。但是,失敗的雄鹿會再接再厲,與其他雌鹿交配,直到“戀愛季節”結束為止。

駝鹿體型龐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奔跑起來時速可達58千米,並且還會遊泳,每次可遊20千米遠。它們還是優秀的潛水員,能在五六米深的水下覓食。更有趣的是,駝鹿還是優秀的格鬥家,可以奮力踢斷一棵小樹。

鬆鼠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樹上,因為樹上的生活可以為它們提供相對可靠的安全保障。大多數鬆鼠都長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樹上跳躍時,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夜間,鬆鼠還會用毛茸茸的尾巴裹住身體來取暖。

秋天,鬆鼠在地裏儲備過冬的植物果實。但鬆鼠並不能吃掉自己埋下的所有食物,會有一半以上始終埋在土裏。於是到第二年春天,這些剩下的植物種子便會生根發芽,長成小樹。可見,鬆鼠無意中成了自然界的播種專家。鬆鼠不會遊泳,但卻極為聰明。它一旦遇到河水擋路,便會用樹皮當做小船,用尾巴當做槳,把樹皮小船劃到河對岸。鬆鼠喜歡將巢築在樹枝上或樹幹的空洞裏。而且鬆鼠的巢同樣展現了它們的智慧。它們把屋頂設計成圓錐形,這樣雨水就可以順四邊往下流,而不會進入巢穴裏。巢穴的外部由小枝條圍成,內部鋪有柔軟舒適的幹草和樹葉。到了晚上,鬆鼠就可以呆在巢穴裏呼呼睡大覺了。鬆鼠主要以鬆果、橡子、核桃等堅果為食。它們依靠堅硬而鋒利的門牙咬開堅果的硬殼。鬆鼠利用長鉤似的爪子牢牢地抓住樹枝,尋找果實。在地麵上,它們一旦發現食物便坐下來,捧著食物用門牙啃食,模樣十分可愛。

山區哺乳動物

眾所周知,山區由於海拔高,地勢險峻,一般的動物都不會選擇來這裏安家。但這裏的惡劣環境卻也讓食草動物少了很多天敵的威脅。

雪豹山區的哺乳動物一般都擅長攀登,如岩羊;也有一些非常耐寒的動物,如山地猩猩等。

岩羊一般生活在海拔2100~6300米之間的高山岩石地帶。它們平時總是躺臥在草地上,看上去像一堆岩石。當遇到危險時,它們會迅速跳躍逃跑,登上陡峭的山崖。

羚牛外觀長得很像牛,所以才稱做羚牛。但事實上,羚牛是一種羊。它們的膽子非常小,白天躲在隱蔽的竹林裏,到了傍晚才出來吃草。

駱馬是駱駝家族中最小的一種,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拔3600~4800米的半幹旱高原上。駱馬身上的毛柔軟而細長,是一種名貴的皮毛。駱馬奔跑的姿勢十分優美,速度也十分驚人。

黑熊因其溫順的性情而成為馬戲團裏的明星。它們多才多藝,能表演騎車、爬梯、踩球等一係列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