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常見動物與分類(4)(1 / 2)

沙漠跳鼠的後腿比前腿要長很多,還長了一根很長的尾巴,這些特點使它們一下就能平穩地跳出一米多遠。在遇到危險時,它們能迅速地逃走。跳鼠幾乎終生都不喝水,隻依靠食物中的水分維持生存。

蒙古野驢俗稱餓驢子。它們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3800米的開闊荒漠之中,以雜草為食,一般圍繞水源生活。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不怕風雪嚴寒和烈日暴曬,能以枯草幹料和陌生草料為食,是一種典型的沙漠類動物。

大耳狐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裏,它們長了一對奇大無比的耳朵,大小幾乎是它們身體的一半。天氣炎熱時,大耳朵可以散發體內的熱量,來維持身體涼爽;在捕獵時,大耳朵則像雷達一樣,能辨析出獵物細微的聲響。

藪貓生活在非洲,是一種貓科動物。它們很擅長奔跑,可以跨越兩倍身長的距離來捕捉飛鳥。藪貓的聽覺、嗅覺也非常靈敏,能夠先捕捉到獵物的氣味和聲響,然後立即借助有力的後腿發動攻擊,抓住獵物。

長角羚主要生活在幹燥的平原、沙漠地區、岩石山邊及叢林帶。它們長著或直或稍彎曲的長角,這是它們自衛或戰鬥的武器。長角羚的耐渴能力很強,幹旱時可以長期不喝水。

世界上的駱駝分為單峰駝和雙峰駝,它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能在晝熱夜寒、缺少水和食物的沙漠中生活。野駱駝更是練就了一身生存本領,不僅能夠耐饑、耐渴,還能耐熱、耐寒、耐風沙。家駱駝是野駱駝經過人類馴化而成的。由於生活條件優越,它們的四肢比野駱駝要短,駝峰比野駱駝的大,但它們更適合在沙漠中長途旅行、馱運貨物,因此它們有“沙漠之舟”之稱。駝峰是駱駝的營養基地,儲存著大量的脂肪,當食物匱乏的時候,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即使在幹旱的沙漠中長途跋涉,駱駝也可以幾天不吃一點兒食物,不飲一口水。單峰駝與雙峰駝的區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單峰駝的背上隻有一個駝峰,雙峰駝背上則有兩個。單峰駝的行進速度要比雙峰駝快,但雙峰駝的耐力要更持久。駱駝的嗅覺和視覺都非常靈敏,它們甚至在一望無垠的荒漠中就能“嗅”出遠距離的水源。駱駝還能預知天氣,每當風暴來臨之前,駱駝就會伏下不動。常年居住在沙漠附近的人見此情景,就會立即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駱駝有一個特殊的“節水裝置”。它們的厚毛及體表上少量的汗腺都能防止水分流失,而且它們血液中的紅細胞非常小,但數量很多,能夠防止駱駝在體溫升高時血液變稠,從而有利於它們在幹旱的沙漠地區生活。駱駝的鼻孔裏麵長有瓣膜,能隨意開閉;雙重的眼睫毛能將沙子擋在眼睛外麵;耳朵小而圓,裏麵長著濃密的細毛,也可阻擋風沙;足趾上富有彈性的肉墊,不僅可以隔熱,還可以使蹄子不會陷入沙土中。

海洋哺乳動物

遼闊的海洋,不僅是魚類的世界,還生活著許多種哺乳動物,人們把它們稱為海獸。哺乳動物是動物世界中最高級的一類動物種群,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大約有4600種。

海獅最常見且最有代表性的海洋哺乳動物就是鯨,它們品種繁多,其中的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此外,海豹、海象、海豚、海狗、海獅、海牛等也都是典型的海洋哺乳動物。其中,儒艮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美人魚”,是海洋哺乳動物的一種。海獺,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動物。

鯨生活在海洋裏,它的外表看起來像魚,其實它們不是魚而是胎生的哺乳動物。鯨是溫血動物,表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能夠保持體溫。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鯨的後肢已經完全退化,前肢變為鰭,所以鯨已經不能適應陸地生活了。鯨用肺呼吸,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寶寶。你目睹過“鯨魚噴潮”嗎?鯨不能在水裏呼吸,它必須經常上浮到水麵來呼吸空氣。鯨呼吸不用嘴,而是用頭頂上特殊的噴氣孔。它們到水麵上呼吸時,肺部的空氣向空中噴出一團水霧,十分壯觀。鯨是喜歡群居的動物,有些族群的數目多達數千頭,群居依種類、時間或住處的不同而導致數目上的差異。它們聯係相當密切,常常並肩作戰,齊心合力圍捕獵物,鯨群是個團結的集體。大型的鯨會因攝食和繁殖而進行遷徙,它們冬季待在漁產豐富的兩極地區,夏季便遷移到熱帶海洋避寒及繁殖。有些鯨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內遷徙;有些則根據當地環境而決定是否遷徙;有些則在生活的海域或附近洄遊。鯨是海上天才的“表演家”。它們常追逐在海洋上來往的船隻,圍在船邊跳水、翻騰、衝浪,用尾巴大力拍擊海麵,有時會將頭和身體部分露出海麵,偵察四周的環境。它們精湛的表演可謂是海上一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