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快樂視覺——越玩越聰明的視覺遊戲(1)(1 / 3)

視覺遊戲物語

視覺遊戲是一種用眼睛來玩的遊戲,因此又被稱為眼球遊戲。視覺遊戲的起源至今無可考。據《中國遊戲史》一書記載,玩視覺遊戲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它沒有如七巧板、九連環和華容道那麼普及,甚至也沒有形成一整套的有規律的體係,但其卻在一些老百姓當中,以緩慢的不同的形式進行著傳播和傳承。根據現有資料記載,西方早期的視覺遊戲的傳播和流行也大抵同中國早期是一樣的,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推崇。

視覺遊戲的登堂入室,是在二十世紀初,這期間直至二十世紀中晚期,無論是中國民間傳統遊戲中的“找不同”,“尋畫圖”,以及“考眼力”,“解紙環”等流傳較廣的智力玩意,還是由英國門薩協會所創造和推廣的各種各樣的觀察遊戲,都是在用眼睛進行遊戲。盡管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還沒有給這種遊戲的流傳進行統一的命名,但這種遊戲的流傳卻已是必然的了。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艾爾·塞克爾有感這種遊戲的價值和功效,便首次提出了視覺遊戲的概念,並正式將其命名為視覺遊戲,從此,視覺遊戲便以一個現代遊戲的名稱而卓然屹立於遊戲之林了。

應該說明的是,視覺遊戲雖然位列了遊戲家族榜,但其在當今世界流傳的所有紙上遊戲當中,其地位和知名度並不很高,屬於小眾遊戲。這一方麵因為視覺遊戲似乎很低端,頗有些小兒科的味道;另一方麵很多視覺遊戲又過於高端,太難太另類太學術,缺少情趣,使其遠離了大眾。這既易又難的悖論,客觀上便造成了此種遊戲與大眾若即若離的尷尬地步,致使其所有的內涵遭到了弱化,讓這種極有益智功能的獨特遊戲沒有“盡其所能,啟乎所智!”

視覺遊戲雖然是以小眾遊戲的渠道和方式進行著傳播,但是,就是這小眾的群體卻對它也是樂此不疲,情有獨鍾。其在世界範圍內的愛視遊戲人當中,也發揮著這種遊戲的獨特效能,顯示了它的非常魅力。

視覺遊戲,按照塞克爾的劃分,共有五大類:

第一大類:複合觀察遊戲

這類遊戲一般是以複雜和重疊的圖形來作為題目,讓玩者對圖形進行層層的結構和梳理,以發現每一幅圖形當中隱藏著的多個相同圖形。這種遊戲主要是考察一個人的聚焦觀察力和空間複合力。

第二大類:辨識觀察遊戲

這類遊戲一般是以一幅具象的場景圖畫來作為題目,讓玩者看圖猜畫。這類遊戲常常用“找相同”或“找不同”等形式來進行表現,或用圖畫來檢驗答題者的客觀判斷力。辨識觀察遊戲流傳較廣,各種智力竟賽當中,一般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第三大類:錯正觀察遊戲

這類遊戲一般是以多幅相似的圖畫作為題目,讓玩者找出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此類遊戲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差別隻在細節或毫末之間。這類視覺遊戲在應用或實用的物理、化學、工程、光學等等學科中流行較廣泛。玩這種遊戲,對於提升一個人的科學知識和注意力最為有益。

第四大類:補充觀察遊戲

這類遊戲的玩法,一般是先畫出一個大圖形或大圖畫,隨後在大圖形或大圖畫的當中刪掉一部分,然後給出多個與所刪掉的小圖形或小圖畫麵積相等的圖形或圖畫,這些麵積相等的小圖形、小圖畫僅有細微的差別。這之後,玩者就可以據小圖形或小圖畫來進行選擇,看看哪個小圖形或小圖畫可以補充填上大圖形或大圖畫的刪掉部分,使之成為一塊完璧。這種補充遊戲,對訓練人的眼裏非常有好處。

第五大類:幻覺觀賞遊戲

這類遊戲的玩法,一般是給出一幅或二幅相對應的圖形或畫麵,讓玩者來竟猜。由於給出的圖形或畫麵都具有視覺上的模糊和難辨,使之答題者往往出現幻覺上的錯位,所以,這類遊戲就又被稱為錯覺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