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的新年是小學時代的最後一個新年,文老師說,新年要好好過,要準備一個像像樣樣的節目,參加全校的“元旦慶祝會”,爭取給學校留下一個最深刻的印象。
關於出節目的事,太陽是胸有成竹的,唱歌跳舞彈琴,反正她樣樣都有一手,不用準備就能上台。周學好心裏也不發怵。這家夥自從公開課上朗讀課文爆了一個冷門之後,忽然地對朗誦藝術無師自通起來。而且他不朗誦別的,專攻外國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文老師為鼓勵他糾正結巴,鄭重其事地送給他一本《世界名詩三百首》,周學好沒事就坐著默誦,不長時間竟背熟了其中的十之六七。有時候在路上走著走著,他張口就來一段:
仿佛金色的流沙
在光的海洋裏
悠來蕩去,
啊,那是往事的記憶。
風把那些往事統統帶走。
此刻在哪裏啊,在哪裏。
在從前住過的地方
在今後要去的住所……
他朗誦這樣的詩歌的時候,聲音宏亮,神情專注,甚至還皺著眉毛,瞪著眼睛,一副專業人才的架勢。他不在乎路人對他指手劃腳,側目而視,低聲議論這孩子是不是有病?他覺得斯時斯刻他的語言特別順暢,他激情澎湃,胸腔裏奔湧著一瀉而出的迫切欲望,他隻有大聲地讀出一段什麼東西才會舒服,就好像尿憋急了非得要上一趟廁所一樣。盡管他根本弄不清讀的是哪一個國家哪一位詩人的作品,作品的名字又叫什麼。他的父母對他的朗誦才能先是大為驚訝,而後欣喜若狂。父親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兒子不再結巴,特意帶著他報名參加了電視台舉辦的“老少一家歡”節目,周學好的出場絕活便是“外國詩歌朗誦”。出場之前主持人曾經一再向周學好詢問,他到底要朗誦哪一段著名篇章?周學好咬緊牙關死活不說。結果現場錄製時,他驚世駭俗地來了一段“愛情絕唱”,是匈牙利偉大詩人裴多菲的名篇《告別》:
剛是黎明,又到了黃昏,
我剛來,卻又要去了,
我們相逢了不久,
又該告別,又該分離了。
別了,我的美麗的、年輕的愛人,
我的心,我的愛情,我的靈魂,我的生命!
周學好一本正經地出力出汗,把詩句朗誦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緒。下麵的嘉賓和觀眾(包括主持人)忍俊不禁放聲大笑,一個個樂得人仰馬翻。結果現場評議時,一致同意將“最佳參與者”的桂冠送給了周學好。周學好獲贈的那本厚厚的《英漢大辭典》至今還放在書包裏,每天每天都不辭勞苦地背著呢。
文一濤總結周學好的語言能力開發問題,得出結論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不為人知的潛能存在,關鍵是有沒有碰到好的機會,像發掘埃及金字塔那樣發掘出來。
遺憾的是周學好平常說話依然結巴。看樣子這個缺陷是一輩子改不過來了。周學好結巴著對單明明誇耀:“出出出節目我不怕,我我我電視都上過了。”
單明明沒好氣地回答他:“你不怕,我怎麼辦?你能夠替我嗎?”
周學好馬上噤聲,不敢接茬。
惴惴不安的還有月亮。月亮一想到上台表演之類的事,腦子裏立刻會出現前一次參加雙胞胎智力競賽的可怕情景,立刻就覺得尿又憋急了,又要忍不住當眾出醜了。她愁眉苦臉向單明明抱怨:“文老師幹嗎要求全班同學都上節目啊?像太陽這樣的人不能夠能者多勞嗎?她自己也願意啊!”
單明明覺得對月亮不能火上加油,就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怕什麼呀?大不了我學個狗叫,你學個貓叫。反正我們是上台了。”
月亮認真一想,也是個好辦法:走上台,捏著鼻子“咪嗚咪嗚”兩聲,再下台,問題應該不大,起碼這麼短的時間內還來不及憋尿。於是她一掃憂愁,又變得知足常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