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太玄經的發現(2 / 2)

聖教到底是何教派?從未聽聞有人提起,就連博學多識的武狀元和武狀元的師父鬼道子拿太玄經都沒轍。原來這本書竟然是聖教的東西。

接下來,秦嘯風翻開太玄經總綱的第二頁,隻見上麵畫著一個質樸的古琴,在古琴上留有記號。每個地標注了一個音符,對應著“宮商角徵羽”。倒和秦嘯風最初的估計沒有什麼出入,難怪那天晚上,迷迷糊糊中聽到了琴聲,後來入定。這麼說來《白首》是輔助太玄經修習的一本書?

秦嘯風大的方向判斷基本正確,隻是對於《白首》和《太玄經》的估計有所誤解。兩本書雖然有著聯係,絕非主從關係,否則當年淩蕭勝憑著《白首》和玉簫斷魂曲,決然沒有名震江湖之理。

那把質樸的古琴,秦嘯風越看越是熟悉,沉下心來一想,似乎就是被醉劍雕琢過的那把。秦嘯風疾步走向隆起的土包,又對土包跪下拜了幾拜。

“前輩,原諒晚輩的叨擾,隻是修習這太玄經。古琴是關鍵,你也不想《太玄經》就此失傳,先借你的古琴一用。”秦嘯風自言自語的道,多半是在安慰自己。

秦嘯風扶正了琴,又拿出了那包裹完好的《太玄經》。緩緩的翻了開來。“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陰陽,以一陽乘一統,萬物資形。方州部家,三位疏成。陳其九九,以為數生,讚上群綱,乃綜乎名。八十一首,歲事鹹貞。”

秦嘯風看準了古琴圖譜上的第一個位置,緩緩扣動琴弦,嘴裏念叨“馴乎玄。”隻覺任脈的會陰穴處,湧上了一股氣流,配合著婉轉的聲音頻率,不斷的湧出,不一會兒秦嘯風就覺得身體脹痛,似乎這股氣流要衝出來一般。秦嘯風慌忙不迭的扣動琴弦標注出的第二個音符,嘴裏仍然沉聲念叨“渾行無窮正象天”,那向外湧的氣流仿佛得到什麼指引一般。自會陰綿延而出,湧到了“曲骨”。那真氣湧過的壓力稍緩,秦嘯風一口氣提上,四肢百骸皆是舒暢無比。雖然隻是兩句話,但是已經讓秦嘯風認知到自己找準了方法。

秦嘯風有些不明白古琴和閱讀這些話有什麼關係。當下丟棄了古琴,開始了第三句閱讀,亦是氣沉丹田,緩緩的指引著他們的流動。“陰陽,以一陽乘一統”,秦嘯風沉聲朗誦,但是氣息仿佛沉寂一般,立於丹田一動也不動,秦嘯風有些不知所措。難不成離開了古琴,功法就不得施展?那為何,運至會陰和曲骨如此順暢?

苦苦思量而不得結果,秦嘯風又遵循這《太玄經總綱》上標注的第三個地方,輕輕的波動著琴弦,聲音跟著琴聲,悠揚婉轉的誦讀著。這次曲骨處的氣息,又開始了拓展。一股腦兒的湧向了“中級,關元,石門”三處大穴。秦嘯風收了氣息,一下子做了起來,琴聲乍起的時候,自己的誦讀之聲,似乎隨著琴聲的婉轉低沉,而變得不一樣。

誦讀的音質是內因,那綿長的琴音是外因,兩者相結合,放能引導氣息的流動,難怪鬼道子和武狀元窮極一生難以悟透,沒有了古琴作伴,縱然你是天才也不可能學會。秦嘯風似乎為自己的發現而洋洋自得。

可是轉念一想,那一日在落霞客棧,將《白首》和《太玄經》重疊起來,發現了什麼東西。而且隱約中,耳畔響起了琴聲,而後氣息磅礴了起來,再後來就昏厥了過去,這《白首》和《太玄經》一定有著聯係?那耳畔響起的琴聲是怎麼回事?